近年来,新余市渝水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落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要求,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打造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平安和谐渝水。
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渝水区在乡村两级全面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渝心为民365”智慧党建、智慧应急、智慧消防、智慧矫正等应用平台,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组织晒单,建立志愿服务档案举措,提供助老、助幼、助残、助孤、助病、助独、助特“七助”服务。通过充分发挥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作用,统筹运用各种资源,打造“党建+颐养之家”新模式。同时,大力实施“水花行动”,全面普及游泳技能课程,从源头上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
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渝水区在11个乡镇全面建立“党建+商会”平台,引导农民企业家回馈故里、支援家乡建设、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并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与城市党建双向融入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认领社会治理工作任务,争当平安城市巡查员。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渝水区将社区民警(辅警)、城管、市场监管、消防、水电气网等部门人员全部下沉网格,实现“一网统管、一网多员、一网多用”,并建立中心城区5分钟赶到现场“1、3、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圈”,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在提速“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渝水区上线服务事项730余项,并按照区级标准化、乡级规范化、村级普及化,全区建成区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让群众“触网”共享信息,解决疑难困惑,做法收录在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31个典型案例中,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县(区)。此外,在全省率先打造“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提供365天全天候“不打烊”自助式便民服务。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枫桥干部群众总结出的工作原则。渝水区整合来访接待、诉讼服务、心理服务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e 中心,纵向贯通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矛盾纠纷调解分中心,依托“e 法通”“综治视联网”打通线上线下“双通道”,让群众最多“只跑最近一站”,并充分发挥驻村法律顾问、普法讲师团等作用,在村(社区)设立警务室、诉源治理工作室,携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宗月英“调解帮帮团”,实现“一般纠纷众人解、疑难纠纷专家解”。
渝水区还扎实开展政法干警“进网格、访万家、护平安”专项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通过设立“益家和”婚姻家事调解驿站,组建“法官+助理+书记员+特邀调解员”专业化调解速裁团队,开通司法确认快速通道,达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喻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