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故事的创新表达

舞台剧《长征第一渡》剧照

  □ 张秀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星夜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80多年后的今天,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舞台剧《长征第一渡》震撼开演,带领人们近距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编者

  大型红色文旅史诗的舞台音诗画剧《长征第一渡》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一经上演,便收获了大量好评。

  首先,舞台装置科技含量十足。整个舞台近乎360度的旋转、倾斜,为剧中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翻越雪山等情节提供了紧张、逼真、惊险、刺激的氛围。这是传统的戏剧舞台所不可比拟的。特别是强渡大渡河时舞台中央奔涌而出的浪花,几百吨的水滚滚流动,给受众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震撼的体验。舞台艺术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该剧提供的摄人心魄的全新体验,无疑值得肯定。

  其次,编导者的艺术构思独到新颖。作为舞台艺术,如果只有纯粹的高科技而没有艺术含量和思想情感,舞台再神奇华丽也只能是冰冷苍白的。《长征第一渡》的编导在情节抒情与故事演绎中,倾尽全力让艺术的张力达到极致。一是头尾英姑的呼应。年轻的英姑送恋人长生参加红军,结尾时老年英姑从满舞台草鞋到满舞台烈士碑刻的抚摸、哭泣及发自肺腑的呼喊,升华了主题:新中国永远不会忘记为中国革命作出无私奉献的老区人民。头尾重复的还有母送两子参军,孕妇和红军丈夫的分别,红军女战士将哺乳期孩子送给老乡,老奶奶在儿子牺牲后给红军战士送鸡蛋,受伤战士给老乡当儿子等六个场景,闪烁着艺术构思的情感张力,是强化老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彩写意。二是全剧把长征第一渡作为起点,每次场景转换均回到于都河畔作过渡衔接,如此精妙的艺术考量,强化了剧名且体现了主题。三是大渡河畔与于都河畔穿越时空的对话(即长生与英姑的隔空对话与柔情重温),在家等待长生的英姑一直编着草鞋,这为剧作结尾处满舞台的草鞋埋下了伏笔。过草地时,于都籍战士寻找家乡的方向,并朝家乡方向喊了一声“娘”,接着大家开始讨论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既彰显出红军战士不畏艰辛踏上长征路、一心跟党走的坚强意志,又刻画了红军战士作为丈夫、儿子的柔情,进而把老区人民无私奉献与忠诚担当突显了出来,产生了抓人、感人、动人的艺术效果。四是贯穿全剧的草鞋、马灯等道具,运用得恰到好处。如果说草鞋从头到尾表达了老区人民的奉献与坚贞,而“现在不穿草鞋了”的时代之问,进一步强化和升华了主题。再看道具马灯,其象征意义就是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艺术穿透力直击心灵。五是每场的标题别出心裁,呈现了长征壮举中的坚定信念和忠诚信仰,表达了对老区人民倾情奉献勇于牺牲的敬仰。如第一幕“八万六千个告别”、第二幕“九死一生的承诺”、第三幕“万水千山的牵挂”、第四幕“一生一世的守望”,这些标题悲壮而感人。

  此外,舞蹈语汇充满想象力和诗情画意。不管是群舞,还是双人舞,均非常精彩。如开场的草鞋舞,它以占据整个舞台的宽度一字排开整齐划一的表演,通过既生活又艺术的舞蹈想象,把送别时的温馨与揪心、老区人民的忠心与痛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斗笠舞的意境表达更是令人遐思无限;而英姑与长生的双人舞,在悲壮中幻化出人世间最美的场景画面,那是一种怎样的艺术感染力、怎样的艺术享受啊!另外,红军战士出征的战斗场面,除了得益于舞台的宽大与翻转外,出征的凝重与深情、战斗的激烈与悲壮无不鲜活感人,让观众情绪同频共振。整场舞蹈表达别开生面,无不在浸润着观众感情的柔软点、艺术的兴奋点。

  最后,文旅商演的新范式。该剧通过戏剧艺术来诠释初心与使命,让红色血脉代代流传去激励人、鞭策人、鼓舞人。该剧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实现艺术表现与红色历史的完美融合,探索了中国文旅商演的新可能。诚如导演所说,“这一场演出将成为文旅演出的一个新的范式”。

  当然,该剧仍有进一步打磨的空间。一是剧名本身,该剧呈现了中央红军集结出发、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翻越雪山过草地等情节,剧名《长征第一渡》显然难以涵盖全部剧情。二是该剧音乐大气磅礴、扣人心弦,既壮怀激烈又柔情似水,而略显遗憾的是剧中地方音乐元素使用不够。其实,地方特色音乐对升华主题、表达情绪、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等的作用不可小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纪录片《共产党人风范》的屏前幕后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赣江新闻
   第07版:萍乡专题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文艺评论
   第10版:专题
   第12版:抚州观察
   第13版:红谷滩观察
   第14版:资讯
   第15版:产经
   第16版:艺术
红色故事的创新表达
跨越时空的英雄交响
一条河,一部剧,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