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水映红绿 祁禄绘新章

生态宜居家园美
红色名村金沙村
美丽圩镇
登贤一九三四
红军长征小道
登崇贤桥
蔬菜
红菇
油茶
蜂蜜
灵芝
冬笋
红色研学点燃乡村经济
祁禄新貌

  这里“惠风和畅,红色盈盈”,是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蜿蜒曲折的红军长征小道隐藏在山林之中,一个个感人的历史场景鲜活再现,镌刻着矢志不渝的红色基因。

  这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映入眼帘的山村水墨画。远处的祁山、禄山,在微光中渐渐显现它清秀素雅的轮廓,经过了岁月的洗刷沉淀,触动着每个过客的乡愁。

  这里“遍地无如此处雅,停车勒马且闲闲”,是党建治理下的温馨家园。古韵悠悠、时光安逸,让心灵找到归宿……

  这里就是秀美山区乡镇——祁禄山镇,地处于都县最南端,因有海拔1200多米的祁山、禄山而得名。近年来,该镇着力打造成为长征精神的体验地、红色文化的研学地、客家古村记忆的乡愁地、乡村振兴的示范地,获评全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基地以及省4A级乡村旅游点、省级生态园林乡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祁禄山段)、省级卫生乡镇等称号。

  党建引领谱写发展篇

  近年来,祁禄山镇以推进党建质量过硬行动为抓手,提升村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抓牢工作进度,筑牢战斗堡垒,以党建引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组好一支钢铁纪律的干部队伍。祁禄山镇注重党建高质量发展,优先从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中发展人员入党。组建12支党员志愿者先锋队,积极参与村庄建设、春耕生产等中心工作。实施“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选培计划,今年已培育22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创新“3+X+3”党组学习活动模式,加强廉洁建设,完善纠治“四风”长效机制。

  打好一张示范镇高质量发展牌。念好“建”字诀,做好“管”文章。该镇新建游客集散中心,美化镇路网,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打造祁禄广场、红色文创步行街等文化地标。盘活闲置资产,改建数字乡村展播中心,实现服务共享。大力整治乱象,拆除违章建筑、铁皮棚、简易棚等。

  走好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该镇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聚焦土地、人才等发展要素,搭建产业发展平台。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经营性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全镇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349.84万元。

  红旅风光演绎别样韵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近日,祁禄山红军小镇里,唢呐呜咽,歌声如泣。长征组歌合唱团团员身着红军服装,在党旗的映衬下深情演绎《长征组歌》第一篇章《告别》。激昂的歌声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聆听。

  这是祁禄山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站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拐点,祁禄山镇率先示范,关键把握好“专、精、新”。

  以专注铸专长,以专业塑品牌。“故事力”就是“影响力”,祁禄山镇组建“红军后代+宣讲骨干+志愿者”宣讲队伍,在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长征小道等24处红色旧址,讲好先烈红色故事。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该镇推出登贤驿站、崇贤桥、一江两岸游步道、古法榨油坊等文化驻点,把“好故事”做成“好产品”,让游客在文旅体验中赏心悦目。

  坚守本源,主动创新。通过举办山货节、央媒直播等新手段,拓宽了祁禄山镇旅游产业流量进场的新入口,带动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以及蜂蜜、油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

  祁禄山镇始终把红色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做强红军小镇先行品牌,推动祁禄山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近年来,该镇完成17个红军小镇建设项目,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4A级乡村旅游点。上半年,该镇吸引游客30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近百万元。

  绿色产业奏出多元曲

  “去年这里还是废弃矿山,矿渣沉积、坑坑洼洼。治理修复后,新增了林地近200亩,又种植了1万余株油茶树。”看着成片的“致富果”,祁禄山镇邓屋村村支书陈小球喜上眉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祁禄山镇重点打造“祁山禄水”品牌,通过“企业+合作社”模式,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让乡村既有“金色”价值,又有“绿色”颜值。

  联合11个村集体成立祁禄山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在祁禄山镇马岭村新建农产品加工基地,统一销售富硒大米、油茶、蜂蜜、灵芝等农产品,强化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荷树岭社区建设股份合作制毛竹林场;坑溪村打造兰花种苗培育基地;金沙村引进林下灵芝种植……

  该镇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做足山水文章,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绿色产业经济。依托旅游路线业态支撑,全镇加快农特产品产业链、产业基地高质量建设,确立了蜂蜜、油茶为首位产业,蔬菜、林下种养为主导产业,脐橙、竹荪、香菇、灵芝、百香果等为特色产业的综合农产品体系。

  截至今年11月底,全镇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466万元,村均42.36万元,1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均突破20万元,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突破30万元,5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

  社会治理唱响幸福歌

  “现在镇上变化真大,马路宽阔了,到处变得干净漂亮,有好多游客在这边拍照打卡,我们看了都为镇里感到高兴。”近日,村民刘贵生道出心声。

  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穿梭于青瓦之间;一幅幅乡情浓厚的画卷,展映在白墙之上;邻里和睦共处,文明乡风相传……祁禄山镇的美丽蝶变,是该镇基层治理卓有成效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祁禄山镇深化“党建+理事会”治理模式,通过“三个责任主体”,开展全镇环境问题大调查、大摸底;针对问题分类施策,建立人居环境问题销号制度。成立领导小组,量化整治任务,形成辐射效应;高标准规划农民集中建房点,狠抓风貌管控,完善全域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定期开展竞赛评比,倒逼各村紧抓工作不松懈,让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走向“持久美”。

  此外,该镇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组建志愿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发动乡贤共建家园,成立教育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评选良好家风和道德风尚典型人物等,推动镇村从“景美”向“德美”延伸。全力推进打击传销、反电诈等工作,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平安创建活动。

  上半年,该镇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8起,办结上级交办案件63起,实现“零上访”乡村创评。

  盛剑飞/文  (本版图片由于都县祁禄山镇人民政府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和美乡村 魅力无限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抚州观察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区域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教育
   第11版:三农
   第12版:资讯
山水映红绿 祁禄绘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