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饶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特别是在松材线虫病防控方面,积极探索防控新路径,不断推出防控新举措,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上饶力量。
今年秋季,上饶市对所有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情况开展普查,共发现因松材线虫病致死13.30万株,发生面积10.45万亩,同比分别下降28.11%、29.53%,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上率下 坚持高位推动
上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务必要高度重视,做到一把手主动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和林长制考核范围。市、县两级总林长、副总林长开展松材线虫病专项巡林,发布林长令,推动疫情防控工作。
压实责任 形成防控合力
上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松材线虫病疫情严重乡镇(街道)重点管理办法》,将4个防控工作不力的乡(镇)纳入重点管理,并对11个防控成效不足的乡(镇、办事处)党委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制定《上饶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指挥部工作规则》,对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履职情况不定期开展交叉检查评估,并进行通报。建立疫木除治组织信用评价体系,先后将10家存在层层转包、弄虚作假等问题的除治组织纳入黑名单管理。
创新机制 确保除治质量
该市制定《上饶市疫木无害化处理定点企业技术标准》,研发疫木远程监管智能系统,构建了疫木采伐、集材、运输、无害化处理的闭环管理模式。
建立“林长+松材线虫病防控”森林资源网格管理体系,实行乡镇“一长两员”普查质量包干责任制和“1+2+1”的现场监管制度,即由1名乡级林长、2名技术员、1名村级林长组成的疫木除治现场监管队伍,全面压紧压实乡镇属地防控主体责任,实现山上山下监管全覆盖、零盲区的局面。
突出重点,强化源头管控。将全市35处国家级、共22.7万公顷自然保护地划定为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在重点预防区主要入口处安装固定警示牌,明示范围边界、违法违规法律责任和举报受理方式等,禁止一切松科植物及制品调入重点预防区。
林业、财政、住建、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源头管控使用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通知》,禁止重点预防区内的工程项目采购松科植物。
全面打响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和三清山保卫战,开展三年行动,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保卫战指挥部,并聘请国内知名教授担任防控咨询专家,精准把脉问诊。
科学公正 开展成效评估
制定《上饶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成效评估细则(试行)》,在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之下,科学、公平、公正开展市级评估工作。评估范围包括疫点乡镇,也包括非疫点乡镇、非疫点村居和在建工地。成立由市林业局主要领导带队的评估组,实行一套人马、一个标准的评估方式。所有评估对象均由纪检监察部门抽取,采取统一封存、专人保管、到点逐一开封的措施开展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县(市、区)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涂 俊 徐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