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康春华
“有困难找小杨,小杨就在你身边。”这句话出自安义县流动党员杨茶生。30余年,服务超12万个小时,从一个人到一家人、一群人,杨茶生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免费修理门窗、家具6万多件,义务服务上海居民4万多人次。目前,志愿服务团队成员有200多人。杨茶生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流动党员的力量和担当。
杨茶生今年50岁,但社区里的老人还是习惯叫他“小杨”。“我是一名党员,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誓言。”杨茶生认为,作为一名流动党员,更应该做到流动在外不掉队,全心全意服务当地群众,展现出安义县在外流动党员的良好形象。
作为“中国铝材之乡”和“中国门窗之乡”,安义县有16万人长期在外从事铝合金门窗加工和销售行业。其中,在上海务工经商人员超过3万人,流动党员有100多人,约占全县流动党员总数的10%。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义县聚焦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服务意识弱等问题,依托遍布全国的安义商会组织,采取组织同建、班子同配、资源同享、两地同责的“四同”方式,及时组建党组织,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探索创新双向管理模式、创新多元教育“两创”形式,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推行服务老乡、服务客乡、服务家乡的“三服务”机制,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切实加强流动党员全链条管理,助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目前,该县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建立了38个流动党组织,其中包括1个党委、1个党总支。
“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就要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按照标准配备党员活动室,创新打造‘安商驿站’政务服务平台,构建‘党群服务+商会服务+政务服务’的‘三合一’模式,让流动党员在参加组织生活的同时,尽享帮代办、省心办等贴心服务。”安义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邓华林告诉记者。
安义县注重发挥流动党员和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根据流动党员职业优势、技能特长,按就近就便原则,组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团队22支,主动与当地党组织开展联建活动和志愿服务,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当地居民。据统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参加志愿服务358人次,为安义老乡、当地居民解决实际问题1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