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英荣
汽车出赣州城,沿厦蓉高速一路向西,越过崇义、上犹两县交界的尖峰岭,迎面扑来的还是岭,当地称阳岭。阳岭,紧靠崇义县城横水镇,山体面积3万余亩,一年有120多天雾气缭绕,兰溪就深藏其中。
兰溪是崇义最为神秘的水。她流淌在阳岭原生性极强的森林深处。置身兰溪畔,仿佛能闻到云南西双版纳、海南热带雨林和广东鼎湖山、江西九连山季雨林的味道。在兰溪,壳斗科的榄叶柯、米槠、钩栲、南岭栲,樟科的红楠、闽楠、野黄桂等苍翠挺拔,随便一棵树便可能是数百上千年的树龄。因林子密闭,降雨量丰富,空气湿度大,这里生长着该纬度带少有的板根和气生根。连同五味子科的南五味子、夹竹桃科的紫花络石、五加科的常春藤等古藤作支架廊道,在林间形成了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又非常繁忙的氧分子交通枢纽,与源源不断流动的瀑布甘泉温柔碰撞,生产了无法计数的负氧离子。据中国环境科学院权威测定,兰溪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达9.6万/立方厘米,其中瀑布处最高值为19万/立方厘米,2004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值最高风景旅游区”。
除了每立方厘米数以万计的负氧离子,兰溪最吸引人的还有溪流两侧若隐若现的春兰、建兰、寒兰、石斛等,它们禀天地之纯净,素洁脱俗、清香宜人。
小江是崇义第二大河流,她几乎横贯崇义中部腹地,江水全部产自崇义,没有污染,又毫无保留献给了崇义——她保障了县城近5万人的饮用水。小江西出聂都、东进关田,自西南向东北缓缓流淌,过鱼梁时,河面相对宽阔,水流和缓、水平如镜,犹如一道银色的横链,故取名横水。小江奔流到此40多公里,携带的泥沙慢慢淤积形成沙洲、化成坝子、变为平地。先民借助小江南岸沙洲筑城池、垒城墙、建房舍,五百多年来,慢慢形成了横水镇。
小江两岸,高大粗壮的枫杨树成群成片分布,喜鹊、噪鹛飞舞在树杈间,黄鼠狼、花松鼠出没在树蔸、树干边或树洞中,水牛在树荫处,一边用宽宽的嘴巴嚼着青草,一边闲闲地甩着尾巴……每年三月,成千上万的鹭鸟,都会来到横水镇周边水杉、池杉林里,求偶、搭窝、哺育小生命,一直到九月下旬才带着小鹭鸟飞向遥远的南方。在崇义生活着十余种鹭鸟,2017年崇义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鹭鸟之乡”的称号。
在齐云山的密林中,状似盘龙的树根处、陡峭悬崖缝隙里、软软的泥炭沼泽中,侧耳倾听,水声一滴滴,一串串,那便是泉眼,无数个泉眼汇集成泉,从四面八方涌来,自海拔1280米的高处,向海拔300米的山脚处俯冲而去,如珍珠般洒落在上堡的田间地头,滋润着高高低低、层层叠叠、充满诗情画意的上堡梯田。随着中亚热带湿润季风的吹拂,上堡山泉水也会躁动,春夏丰满,秋天苗条,冬季蛰伏,它们以利万物的水的力量把上堡的四季打扮得漂漂亮亮。
雨水节气后,一直到五月初,春笋、嫩竹啪啪往上冒时,梯田蓄满了水。水面如镜,倒映着青山和蓝天,微风吹过,形成阵阵涟漪,像仙境。
夏季,墨绿的禾苗迎风摇摆,扇动了水南、赤水、良和等村庄的袅袅炊烟和鸡鸣犬吠。此时的山泉水玩起了躲猫猫,隐藏在一片片、一层层、一叠叠禾苗底下。刚犁过春插、解了绳套的黄牛、水牛在林缘边、山窝处悠闲地吃着青草。光脚的农民,扛着锄头或铁锹,走在田埂上,逐块逐块地调控着每小块梯田的水量和水位,既不能过满,也不能太浅。禾苗一天喝多少水,农民最清楚。
秋分之后,稻子被染成金黄色,在山里的劲风舞动下,飘逸起伏的稻浪轻奏起丰收曲,在这个山头和那个山丘间飘荡,这是上堡人一年里最为浪漫、最为喜庆的时节。
冬日,山泉水大部分回归到大地深处,蛰伏起来,海拔800米以上的沟边、溪边、塘边偶见薄薄的冰层。客家先民们为了生计,从中原不远万里,来到赣南,来到崇义,开山凿田、繁衍生息,创造出一道道瑰丽奇观。每一块梯田无不浸润着先民们的汗水,孕育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
绿水青山看崇义,必须看的还有阳明湖。阳明湖是因建上犹江水电厂而形成的湖泊,原名陡水水库,又名上犹江水库。崇义80%以上的江河水汇集于此。远眺陡水湖,但见湖水群山环抱,群山倒映湖中,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近看湖水如绸如缎、恬静无痕,偶尔风生斜波、漪涟万顷。晨暮时分,湖面水汽徐徐上升,形成雾絮,涌上树梢,尔后形成雾团,奔入峡谷,最后形成雾海,包围了各个山头。
湖中最大的打卡点便是赣南树木园。园中收集保育树种13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树种50余种,被称为中亚热带植物王国,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如果说赣南树木园是阳明湖的静景,“赣州小漓江”便是阳明湖的动景。小漓江地处崇义县过埠镇阳明湖畔,湖光山色数十公里,苍苍蒹葭立于水端,远山含黛,白鹭翩跹。
在崇义,山挽着水,水围着山,山水相依,道不尽奇景,说不完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