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江员木

  □ 周 文

  “西江”是我老家的一个村子,“员木”是油茶树,《山海经》里有说法。用这么个标题,发了一点幽情,并非故弄玄虚,因为这个村子很老,有600多年的历史,保存了很多古宅,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而村子后山上那几百株油茶也各有一二百甚至三四百年的树龄。

  和别地的农村一样,这些年我老家日新月异,常让游子们喜出望外。从前默默无闻的一个村子、一片林子,如今成了美丽乡村的亮点和网红打卡地,还有望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热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真是难能可贵。不用说,这是国家好政策阳光雨露催生出来的,也是父老乡亲们齐心协力干出来的。

  去年的中秋、国庆期间,我跑去看了一下,还在村里的餐馆吃了一顿饭,感觉确实不错。今日西江村,再不是旧模样。村里村外的道路都硬化美化了,平整洁净;渠道上架着宽阔坚固的水泥桥,引桥做成八字形,还安装了锃亮的护栏;新房子老房子错落有致,或宽敞明亮,或古朴沧桑;村中央辟有莲花塘,小桥流水,廊道回环,鸟鸣鱼跃,草靓花香,俨然是袖珍公园;“公园”旁正装修老年活动中心,设有健身房,还有颐养食堂,村里上了一定年岁的老人,只要乐意,以后可以在那里打乒乓球羽毛球,也可以在食堂里用餐,吃饭象征性交点钱就行。几十栋列入保护对象的老房子有的修好了,有的还在修,一律修旧如旧;老屋集中的地方正在建仿古街,酒坊、油坊、豆腐坊初具雏形。和50年前相比,山上的油茶树少了一些,但依然茂盛,更显苍劲,辅以生态林果业的科学性试验性种植,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和多彩的风姿。吃饭的馆子名字土,叫“良食稻田餐厅”,实际上土洋结合,有端正圆融的中餐厅,也有知性浪漫的西餐室,能点到土鸡汤、焖老鸭、钵装鹅,也能吃上牛排和烤肠,能喝上本地特产南风酒,也有波尔多和威士忌。砖木小屋就盖在村子北面的土坎上,不远处有根深叶茂的樟树,墙脚下便是连绵的稻田,还没收割的田里,金黄的稻穗弯弯的腰,迎风摇曳,收割过了的,鸡鸭鹅在田里追逐啄食,绿树掩映的乡道上跑着小汽车和摩托车。

  人有了年纪,走过路过的地方会多一些。早先一直自卑,觉得老家资源匮乏,禀赋不高,羞于与“外人”道也。在西江村有这般“遇见”,心生欢喜和感动,也多了一分自豪。

  生我养我的那个村子,就在西江村的东面,相距三四华里,有一条形如脐带的灌溉渠相连,俗称“江子”。我祖母的娘家就在西江村,我舅舅有个女儿嫁在西江村,油茶林西侧的坟场里睡着我的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油茶林的南面,越过窄窄的田垄和矮矮的山丘,有个很小的村子叫二言,半个世纪前有一座“五七中学”办在那里,开张时我读初一,关张时我高中毕业。那四年我们都住校,星期一早上背米拎咸菜上学,星期六傍晚晃着两手回家,西江村和油茶林是我必经之地,村道和林间小路上每一寸都留下了我的脚印。相隔那么多年,油茶林在我的记忆中还是鲜活和生动的,因为春天有洁白如雪的茶花好看,夏天有脆生生甜津津的“茶包”好吃,秋天茶果满树,小者如毛桃大者如桐子,冬天茶林中的荆棘丛和茅草蓬里会窜出野兔或野鸡,天寒地冻的日子,路边的泥土会被晶亮的冰针顶起来,顶得高高的,人踩上去咯吱作响。

  和旧时年月相比,现在的西江村房子更多,人更少了。那时人虽多,我却都认识,叫得出男人的名字,记得住女人的相貌。在村子和长了油茶树的后山之间,东西向横穿过去的是袁惠渠。渠还是那条渠,桥不是那座桥。渠上那时架的是窄窄的石桥,桥下游不远处砌有探向水里的石阶。每回过桥,总能见到石阶上聚着成群的女人,有弓腰驼背的老妪,有黑发黄口的小妞,更多的是红唇玉臂的村姑村妇,她们或坐或蹲,在清澈的渠水里洗米洗菜,洗衣洗被洗尿片。女人凑在一起就会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水里的鱼被她们说被她们笑,天上的鸟被她们说被她们笑,我走过那石桥,也会被她们说被她们笑,而且那笑声甜甜腻腻的。每当这时,我会不由自主地脸红,加快步子往林子里走。

  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出山“支农”,譬如参加春插、双抢或水利冬修,常常要经过这片林子、这座桥和这个村子;我祖父进山送寒衣,也要经过这个村子、这座桥和这片林子。

  五十多年眨眼就过去了。西江村的人少了,我却一个也认不出来。我认不出他们,他们也认不出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多么诱人!具也不用具,邀也不用邀,我自己可以开车子去。人在西江,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就想在村里的民宿住上几晚,就想每餐都到“稻田餐厅”吃饭,把那里做得出来的东西吃个遍,把土酒洋酒喝个够。不光自己去,还想呼朋引伴去,还想带家人去,不但住和吃,还要到山上和油茶林子里逛逛,讲些关于茶花茶油和野兔野鸡之类的事给孙子听,教他们认花草树木,撺掇他们在油茶树下撒泡尿。

  有同样想法的人应该不只我一个。

  在西江古村和油茶老林这样的“项目”上花钱,作为一般的旅游项目来考量,算细账,就眼下而言,会心灰意冷,因为“见效”比较慢,换个说法就是投入大、产出小。这样的“点”现在很多,星罗棋布,争奇斗艳,大珠小珠落玉盘。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有眼光和胸怀的,因为这意味着文明的发达,国家的昌盛,时代的进步。但还得把话说回来,花要人看,树要人养,路要人走,屋要人住,酒要人喝,菜要人吃,再好的风景风情,要有人欣赏和滋养才有意义,才能存续,否则经不起风雨剥蚀,光鲜之后是黯淡,黯淡之后是消失。钢筋水泥筑起来的东西,未必比砖木建构的更牢固。

  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繁华斑斓了,但人总要有清静安宁的时候,生活再怎么五光十色,总不能把根脉和来路给忘记了。中国式现代化,农村拖不得后腿。

  西江村的油茶林里生长着一种细细长长的草,每到金秋时节,会有成串的、碎如芝麻粒绿如四季豆的小籽籽长出来,也不知道是花还是果,人从草边上走过,这种东西会悄悄地粘到你的裤腿上,拂也拂不去,拍也拍不掉。这次我到西江,正是金秋时节,裤管上就粘了不少这种东西,回到省城这么久,洗掉了一些,还留着一些。这样也好,就让它们留着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村BA”总决赛、割禾比赛、摸鱼体验、农具竞猜……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响彻田间地头,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正发生着许多陌生而又新鲜的故事——~~~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5版:视线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我热爱的土地 我热爱的乡亲
西江员木
耘梦记
在熟悉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