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短期经济效益让位于长期生态效益

南矶乡为鸟留食832.33亩野生芡实“金不换”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碧玉)“去年冬天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但辖区内越冬候鸟数量不减,还监测到1500余只世界极危物种白鹤,往年一般只有1000余只。”1月25日,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分管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的副乡长李振林告诉记者,当听到相关部门通报最新鸟情时,他倍感欣慰。

  去年8月,在鄱阳湖的一个碟形湖——战备湖,巡护人员发现大片野生芡实,便向属地管理部门南矶乡政府报告。野生芡实既可食用,也能入药。野生动物保护专家称,雁鸭类候鸟更是喜食野生芡实果实。作为乡政府分管领导,李振林不敢怠慢,迅速找来专业评估公司,对野生芡实面积和价值进行评估,发现这片野生芡实总共有832.33亩,价值还不菲,评估价为64.42万元。

  经咨询湿地管理部门,南矶乡政府有权处置这片野生芡实,且在不破坏湿地生态前提下可进行采收。消息一出,不少人前来打听,希望买下这片野生芡实。

  问题来了:卖,还是不卖?如何处置这片野生芡实,南矶乡出现不同声音。

  为此,南矶乡政府专门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所有党政领导参与商讨,发表各自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乡财政收支紧张,不如通过招标程序卖掉,换取一笔资金,可以做不少民生实事,比如用于乡里孤寡老人食堂开支,或用于乡镇道路“白改黑”项目建设等。

  另一种观点认为,去年以来,鄱阳湖水位偏低,湖区碟形湖没被大水漫过,鱼虾数量较往年偏少,候鸟食物可能不够,野生芡实应留给候鸟。

  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南矶乡最终决定:将野生芡实留给候鸟,不再采收以换取收入。“对于一个偏远乡镇,处置这片野生芡实虽然可获一笔不小的收入,但野生芡实是候鸟喜爱的食物,作为大自然的‘赠予’,理应将其留给这群‘远方的客人’。”南矶乡党委书记夏祖冠说。

  不仅是为鸟留食,近年来,南矶乡政府和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为鄱阳湖的数十个碟形湖修复堤坝和闸门,防止湖水外流,进一步减少人类活动对湖泊湿地生态的影响,为越冬候鸟提供最佳栖息地。

  如今,在南矶湿地,保护候鸟早已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人与候鸟和谐相处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当地党委政府决心守护好一方生态资源,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借着生态旅游的东风,积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7版:安义观察
   第08版:省城
   第09版:专题
   第10版:综合
   第11版:聚焦
   第12版:井冈山
满足用电需求 助力企业发展
南矶乡为鸟留食832.33亩野生芡实“金不换”
春运启幕
我省七部门联合部署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阳际峰又发现新物种短芒复叶耳蕨
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快充充电设施全覆盖
省直卫生健康系统无偿献血活动启动
码头装卸忙
江西金控北京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