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温暖陪伴回家路

  ■ 涂汉林

  春节假期,笔者驾车返乡。在停车加油时,笔者注意到往日熟悉的服务区发生了一些变化。一名身穿制服的志愿者回答了笔者的疑惑。他指着不远处停车场说,服务区为了应对春运客流,赶在年底前完成了一次升级改造,不仅开辟了上百个停车位,还安装了新的充电桩,缓解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说话间,志愿者递过来一杯热腾腾的姜茶并告诉笔者,春节期间服务区每天都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免费提供热姜茶、热八宝粥等食物,为过往旅客送上温暖……

  从小小的一杯姜茶,到基础服务设施的改造,这些应对春运需求的举措切实解决了过往司机和乘客的现实需求,让这趟寒冷季节的旅途变得温暖起来。这些变化的背后,既体现出公共服务的进步,也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春运的重视。

  春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承载着亿万人的情感和期待,更是展现中国社会活力和进步的重要窗口。一句“回家过年”,道出了无数中国人对家乡的思念,承载着万千游子的乡愁,而春运也因此被人们赋予了团圆的特殊含义。每年的春运期间,都有无数中国人踏上旅途,回到自己那熟悉又可爱的家乡,同亲人、朋友们团聚。同时,春运也是一年中物流最为繁忙的时期之一。为了保证物资供应,许多从事运输服务的劳动者放弃了休息,在一条条公路、铁路和航线上奔波着。如何保障春运期间交通运输的平稳、有序、高效,让每一名在外游子能够平安到家,让每一名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在工作中也依然能感受到年节的温暖与关爱,成为有关部门每年都必须面对的一次“大考”。

  春运“大考”,既考验着基础设施建设的“硬实力”,也考验着交通服务保障的“软实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群众对春运的要求也在提高。有关部门不仅需要确保交通顺畅,也要努力推动服务保障升级,提高交通服务水平,让春运期间的交通出行和物流运输从“走得了”变成“走得好”。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助他们解决最急迫的问题。要从细节处着手,尽可能地为群众提供便利。像志愿者递给笔者的那杯姜茶,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却能让冬日出行的人们感受到关怀,感受到人情味。像服务区做的升级改造,能够切实缓解“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让过往司机出门时少一分顾虑、多一分从容。

  寒风虽冷,但人心炽热。新铺的防滑毯、增设的卫生间、临时开辟的绿色通道……类似的小变化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们看似简单,却体现了人情、温暖与活力,不仅缓解了人们在旅途中的不便,也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改变,让每一次春运都更加顺畅,让每一次回家都更加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公益广告
评论人新春走基层·我看身边新变化
过一个有滋有味的文化年
国货“潮品”折射中国文化魅力
让温暖陪伴回家路
从消费热度看经济活力
产业振兴是强村富民的“铁杆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