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萍乡市积极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

多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本报萍乡讯 (全媒体记者邱玥)2月26日,记者从萍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萍乡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市域“点线面带”工程和乡镇“十个一”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积极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多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去年,萍乡市加快“种业大市”建设,圆满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在海南三亚挂牌成立了萍乡市南繁服务中心,整治抛荒耕地2.53万亩,水稻本地制种面积增长20.5%,耕地保护高质量考核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均位居全省第一;该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建设萍乡市食品科技产业园,与中粮集团合作组建20亿元食品产业基金,推出“农贷通”金融服务产品,培育壮大胜龙牛业等6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规上食品企业增至24家,湘赣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增长41.3%。同时,萍乡市积极引导甘源食品、宏明食品等4家企业41款产品进驻大型商超,17个农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去年,萍乡市共整治村点555个、新改建农村户厕5690个,“互联网+第四方物流”实现乡镇全覆盖,村级供销集配网点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安源区整合近5000万元资金全域推进乡村建设,以“幸福360工程”提升群众参与度,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短期清脏”向“长效管护”转变;上栗县推出“幸福上栗”建设模式,抓实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芦溪县创新“布点示范、线带先行、全面推进”模式,推动美丽乡村由“点美”向“线美”再向“面美”拓展。萍乡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自主缴费参加医保率达100%,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动态清零,脱贫劳动力就业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均位居全省第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综合评价获评“好”等次。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萍乡市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工作,常态化引导市、镇、村各级党员干部下沉走访,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该市不断强化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的方法、路径、机制,湘东区探索党建引领、五大平台构建共治体系、四化创新治理方式的“154”模式,筑牢群众幸福基石;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推进宅改试点,有效盘活“两闲”资源。据统计,去年,萍乡市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或参与设立强村富民公司75家,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所有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均达15万元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搭建平台 完善机制 优化服务~~~
~~~多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
~~~
~~~——南昌临空经济区加快打造现代物流体系纪实
~~~
~~~——看西湖区如何精准救助困难群众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专题
   第10版:专题
广信区以优质公共法律服务暖企惠民
萍乡市积极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
感受冰雪运动魅力
图片新闻
“空铁公水”并发 物流产业集聚
上高:清风拂乡村 廉洁沁民心
分层分类 及时关怀
创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