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芳 齐美煜
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海军以“南昌”来命名三代战舰。可以说,在南昌市民心里,南昌舰是“英雄”的代名词之一。勇闯深蓝、誓守家国,有关这艘英雄舰的一切,深深牵动着英雄城人民的心。
“我很喜欢南昌舰官兵的一句话:我们以南昌舰命名,肩负的是英雄城的无上荣誉和英雄舰的担当与责任。”“我们虽然还是学生,但时刻准备着,成为一名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守护祖国的海天。”……前不久,南昌市第二中学特意组织学校海航班的学生集体收看了海军南昌舰党委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发布仪式。南昌舰的战斗故事,让这群有勇气有信念的少年热血沸腾。
在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之路上,需要许多高学历的有志青年加入。2017年,受海军委托,教育部批准在全国设立了14所海军青少年航校,从高中开始培养海军航空兵的后备力量。南昌市第二中学海航班就是其中之一。
“当海军飞行员,驾驶舰载机成为航母最锋锐的‘刀尖’。想想都觉得酷!”南昌市第二中学海航班高一学生方贤从小就是个“军迷”。一入校,他就给自己定下了“获得双学籍,成为最优秀的舰载飞行员”的目标。
目前,南昌市第二中学已经培养了3届海航班毕业生,向海军航空大学输送了70余名海军飞行学员,其中有17人分别获得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海军航空大学“双学籍”联合培养飞行学员资格。
“我们每周都要进行军事训练,每年都组织体检,合格了才能继续读下去,不然就被淘汰。”南昌市第二中学海航班负责人孔祥平介绍,不但要教学生学好文化“强脑”,还要练就野蛮体魄“强体”,确保为国家输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如果说,海航班少年心中悄然种下的是“英雄的种子”,那么,远在南昌舰上的官兵们则是为了这颗已发芽的“种子”奉献青春。
“我的战位离主炮最近,炮弹是我的‘亲密搭档’。”现役南昌舰上的南昌籍士兵胡嘉豪每天都会和战友一起认真保养炮弹,确保主炮弹药处在最佳的状态中。
早在读初中时,胡嘉豪就跟着妈妈参观了第二代南昌舰。那时,少年的他就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2020年9月,胡嘉豪应征入伍,2021年3月12日,19岁的胡佳豪告别新兵连,登上了第三代南昌舰,成为英雄舰上的一员。
“英雄城、英雄舰、英雄兵,第一枪、第一舰、第一人”,舰上最显眼的位置挂着舰训。每次路过舰训时,胡嘉豪都会不自觉放慢脚步。“南昌人上了南昌舰,可不能给家乡丢脸!”自登上南昌舰的那一刻开始,胡嘉豪每天都被专业学习和检拭检修填满,一刻也不敢松懈。
2021年10月,南昌舰首次跨出国门亮相国际演练,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21”军事演习。检查引信、紧固螺母……胡嘉豪与战友们密切配合。随着第一发炮弹呼啸出膛,霎时间,海面响起雷鸣之声,炮弹如穿云利剑,直奔目标。“首发命中!” 听到通报的那一刻,胡嘉豪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利用演习的间隙,南昌舰为新上舰的“00后”官兵举行了一场大洋成人礼。“那一天对我意义非凡,我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南昌舰战士。”胡嘉豪激动地说。
战舰素有“流动国土”之称。对于官兵来说,战舰走到哪里,家就在哪里。
2016年,征战34年的第二代南昌舰退役回到了“家乡”。舰上最后一任机电长杨双峰陪着这位“老伙计”从大连举家迁到南昌,成为新南昌人。
“从鄱阳湖进入南昌境内水域,一路上欢迎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进入市区,途经的每一座桥上都站满了人,挥舞国旗、欢迎呐喊。英雄城人民对南昌舰的感情令人动容。”看着前来参观第二代南昌舰的游客络绎不绝,杨双峰不禁回想起第二代南昌舰荣归故里的场景。
杨双峰现在是南昌舰主题园负责人,他经常为游客尤其是青少年义务讲解第二代南昌舰的故事。“我曾经是南昌舰上的兵,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大家更好地感受人民海军的发展与壮大历程,为国家海防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杨双峰说。
“我们来自英雄城,红色血脉胸中奔腾;勇闯大洋当先锋,我是英雄舰上英雄兵。”正如《奋进深蓝写忠诚——海军南昌舰之歌》所唱,英雄城、英雄舰、英雄人民的故事一直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