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上风景村大力发展考研经济

“空心村”变“求学村”

  走进南昌经开区蛟桥街道上风景村,只见不少年轻人背着书包急行着。很难相信两年前,这里还是个“空心村”。如今,随着开设的一间间自习室,这个村庄已经成为学生群体中远近闻名的“求学村”。

  上风景村位于梅岭山区,植被茂密,自然环境优越,村里土特产也不少。曾经,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又不便,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上风景村出现空心化现象,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变化发生在2022年初。当时,村里的学生龚雨欣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她了解到自己许多同学暑假期间都要备考,但学校暑期图书馆关门,大家希望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自习空间。她想到自家的村庄环境优美、安静,远离喧闹的城区,又有不少空置的房屋,萌发出租用村民空闲住宅开设自习室的想法。

  当即,她向村党支部提出建议,并很快得到响应。“我们第一时间进行调研,了解到越来越多当代年轻人愿意在自己的学习上投资。”上风景村党支部书记龚小风介绍道,“‘买座学习’已成为年轻人乐意接受的生活方式。”

  2022年夏天,上风景村里开设出第一间自习室,不到两个星期,吸引了50名年轻人上山进村,第一间自习室瞬间“客满”。2023年,该村的自习室口碑逐渐传开,自习室规模顺势扩张,共有150人来村里自习修学。目前,上风景村已经开设3间自习室,预计2024年暑期将有250人来村自习修学。

  在发展过程中,自习室的条件与环境持续改善。书桌、书柜、台灯、椅子……各类学习设施整齐排布,铺设了地毯,角落里摆放了绿植,环境安静、干净、整洁。

  “现在有专人负责自习室的卫生清理、秩序管理以及设施维护,提供这些服务的都是本村村民。”龚小风说。

  人来了,生意也来了。瞄准学子的生活需求,有的村民将自家房间装修后提供给学生住宿,有的村民在村里开设了食堂、开起了农家小餐厅,有的村民开起了小超市……渐渐地,一些村民不再外出务工,留在村里为学子提供服务。

  自习室的环境不断提升,村庄环境也在升级。近年来,上风景村借着实施“两整治一提升”工程的契机,把上山通往村里的破旧水泥路修缮为崭新的柏油路,还在梅岭山上修建了雷锋尖、凤鸣凰两条登山步道,路边种满了紫荆花。春天来临时,紫荆花开满山坡。

  如今,上风景村的环境越来越美丽、设施越来越完善,来这里自习修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在梅岭深处,经自习室产业带来的人气“灌溉”,上风景村正在安静而奋发地成长。(夏志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教育
   第11版:三农
   第12版:产经
宜春激发潜能促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万安果蔬套种一地双收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两处省级湿地公园获批复
我省一项目入选全国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十大样板名单
不负好时光 春耕备耕忙
夯实基层基础 深化平安建设
赏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为流动菜农安“新家”
“空心村”变“求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