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沈秋平 吕玉玺
在电商平台搜索“少儿拉丁舞服”,你就会发现许多店铺的发货地显示为江西鹰潭。贵溪市企业更是从2021年起连续3年拿下电商平台的少儿拉丁舞蹈服饰单品销量冠军。
以铜都闻名的贵溪,近年来悄然兴起一个特色产业——体育服装产业。目前,该市共有体育服装产业经营主体1000余家,从业人员2.3万余人。5家龙头企业年产值均突破亿元,整体产业规模在全国体育服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年产值约15亿元。
贵溪市如何抓住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期,不断推动体育服装产业高速成长?近日,记者走进贵溪市部分体育服装企业,探寻其背后的成长密码。
密码之一:细分市场 捕捉商机
在江西晶赢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设计室里,陈列着上百件最新款式的少儿拉丁舞服,各种颜色、各式裙摆、各色装饰元素,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每年要推出700多款新品,每天的销售额在10万元左右。”公司负责人孔祥春告诉记者。
孔祥春,是贵溪市第一个发展体育服装产业的创业者。2005年,孔祥春在上海从事体育服饰经营,主要面向中老年群体销售非专业国标拉丁舞服。成年人体型差异大,且审美喜好各异,因此铺货量很大,这也让孔祥春感到很大的资金压力。
2007年,孔祥春在一个拉丁舞赛事现场进行销售时发现,青少年选手占比赛人数的三分之二,但少儿拉丁舞服产品却相对较少,很多孩子买不到满意的服装。这让他看到了商机。也就是当年,他回到家乡创办体育服装生产企业,并将重心放在少儿拉丁舞服这一细分市场。
“孩子的身型相差不多,只需要按照不同身高打版。”孔祥春说,他还将原来业内每5厘米一个尺码的标准,改为每10厘米一个尺码,降低库存压力,并推出更多款式。同时,他将产品定位在中高端,以面料、做工、版型等品质取胜。此后,晶赢自主生产的少儿拉丁舞服逐渐受到市场认可,在全国开设了26家旗舰店。
看到了这片小众蓝海市场的广阔前景,贵溪市兴办了一大批同类生产企业,他们快速布局、抱团成长,逐步发展出拉丁舞蹈服饰、民族舞蹈服饰、跆拳道服饰、舞蹈鞋等品类产品,并在业内打出了名气。2021年2月,贵溪市舞蹈文化服饰产业协会成立,吸纳了20余家体育服装生产企业。
“虽然是小众产品,但这样差异化的竞争,反而让我们的规模逐渐扩大。”孔祥春说,以前5月、6月是旺季,现在全年销量都不错,以自己的生产企业测算,纯利润在11%左右。
密码之二:触网销售 裂变发展
“姐妹们,我手中这件是3号链接,存货不多直接拍……”3月12日下午3时,江西恋之舞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抖音直播间里,主播正在推销少儿拉丁舞服新品。一天6小时直播带货,销量可达数百件。
“实体店面对的消费者有限,网络则是四通八达,让我们的销售没有天花板。”江西恋之舞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员平说,现在产品销售主要分为3个渠道,即直播带货、网店经营、线下直销,特别是线上渠道复购率很高,今年以来销量同比增长30%。
另一家企业江西洛利塔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淘宝、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开设了网店,并请来少儿拉丁舞金牌选手为其代言。公司负责人杨招告诉记者,公司曾创下单品网络年销量6万余件的纪录,连续3年在多个平台蝉联销量冠军。
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车间里的缝纫机高速运转。杨招说,改变过去在线下铺货的模式,触网销售使企业得以裂变发展。“每年开学,我们都是订单暴增,要临时挖车工师傅来,销售人员之间都得抢货。”
为了抢占市场,贵溪体育服装企业这些年进行了各种尝试,从开设品牌形象店到找寻代理商,从开新品发布会到支持大型赛事。而借助线上销售这一风口,为企业提升营收创造了新手段,为产业提供了发展新动能。
据统计,2021年,贵溪体育服装行业电商销售总额约4亿元,贵溪体育服装企业的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全网粉丝量已超过100万。“现在,我们把销售主战场转向线上,主要经营6家网店。”孔祥春说,网店的销量比之前26家线下门店总和还要高。
密码之三:多产融合 唱响品牌
这几天,作为承办方的陈员平,正在忙着筹备第五届全国标准舞体育舞蹈大赛。从赞助赛事到开始自己创办赛事,陈员平说,此前贵溪已连续举办4届体育舞蹈公开赛,规模和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从开始只有周边县区选手参加,到如今已经吸引了来自浙江、安徽、福建等周边省份的选手。
全国舞蹈文化产业高峰论坛、WDC中国国际标准舞年会、中国龙虎山首届舞蹈艺术节暨体育舞蹈公开赛……以舞为媒,贵溪市通过一系列的赛事活动,正在探索走上“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
在今年1月举行的2024年全国舞蹈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美国、俄罗斯等5个国家及国内13个省市200余名业内资深人士、产业经营者济济一堂,为今后的交流合作打开了窗口。而2023年全国体育舞蹈公开赛的举办,参赛人数近5000人,4天的比赛更是直接为举办地龙虎山景区带来了可观收益。
“体育服装产业向下延伸,可以关联到体育舞蹈培训、体育舞蹈竞赛表演等产业,再向下延伸,则面向着更大的市场。”陈员平说,比如他们公司生产的民族服饰,在洛阳等地景区被租借给游客用于拍照,有着很高的人气,“跨界融合、创新体验,可能带来更好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出台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对产业引导和支持力度,推动形成系统、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推动体育服装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贵溪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