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堂赣剧艺术鉴赏课的青春“磁力”

学生们穿上戏服,在陈俐(左四)的指导下进行动作展示。 本报全媒体记者 史港泽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 萍 陈化先 李 芳

  “同学们,我感受到了大家对赣剧的热情。为了让每名来听课的同学都能有更好的体验,我们现在换到更大的教室上课。”3月22日18时50分许,距离赣剧艺术鉴赏课上课时间很近了,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慧源楼125阶梯教室座无虚席。看到许多学生还在陆续走进教室,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传承人、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教授陈俐决定,把上课地点换到能容纳更多人的大教室。

  最近,南昌大学一堂赣剧艺术鉴赏课火遍网络,形成了年轻学子追捧赣剧的热潮。一门只有2个学分的通识选修课,为何能火“出圈”,对青年学子有着如此大的吸引力?

  把讲台当舞台,让青年人爱上传统艺术

  3月22日19时许,赣剧艺术鉴赏课开始了。

  “感谢大家喜欢老师的课,老师也喜欢你们。”陈俐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欢呼声。

  陈俐眼神坚定,一如她当年加入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时的那份笃定。她说:“我热爱赣剧,但是看到学生对它很陌生,心里很难受,我有责任把这个传统戏曲传授给学生。”

  陈俐告诉记者,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他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整体表演风格偏雅致,但演唱是一大难点。“因为它的调门比较高,所以也不太容易普及。”

  早在十年前,陈俐就开设了赣剧艺术鉴赏课,虽然在戏剧中融入了新元素,但是她发现,学生们对赣剧的兴趣还是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传统剧种怎样才能让年轻人接受呢?陈俐一直在思考。

  为了上好这门课,陈俐向学校申请,邀请专业团队拍摄线上课程。线上课程内容非常丰富,里面有大量的图片、外景、讲解。受此启发,陈俐把舞台和讲台融合起来授课。“通过线上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理论知识;线下课程就要让学生聆听戏曲、参与角色。”陈俐说。

  陈俐换上戏服,在课堂上表演赣剧的经典剧目,邀请学生上台体验赣剧中转折扇、舞水袖和耍花枪等招式,学生还能化戏曲装、穿戏服。如此妙趣横生的课,谁不想参与呢?

  许多学生把陈俐的课堂表演片段发到网络平台,很快,这堂课火“出圈”了。除了南昌大学的学生,省内外的网友们也纷纷点赞这种上课方式:“中国戏曲,是属于中国自己的浪漫与艺术!”“ 好想也去体验下穿戏服的感觉!”

  上出不一样的感觉,让非遗焕发新光彩

  在3月22日的课堂上,陈俐讲述了汤显祖《临川四梦》中《南柯记》的剧情。“今天的课程陈老师不仅在课件里播放戏曲片段,还同步在讲台上表演,有种戏曲人物走出荧幕、走到自己眼前的感觉。”南昌大学艺术学院2023级音乐与舞蹈学研究生、陈俐的课程助教张熙知说。

  据了解,赣剧有着辉煌的过去,拥有500多年历史,对全国40多个剧种的形成有重大影响。2003年,江西省赣剧院与江西师范大学文化艺术中心联合推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创了高校与剧组联合运作的新模式。2005年,南昌大学成立了赣剧文化艺术中心,并联合江西省赣剧院重排大戏《窦娥冤》参加第二届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后来,南昌大学还以特殊人才形式引进梅花奖获得者、赣剧艺术的领军人物陈俐,并把赣剧作为选修课程。

  进入南昌大学后,陈俐全身心投入赣剧的传承与创新中。她创编《青衣》《红珠记》《胡雪岩》等多个大型剧目,还远赴法国演出《窦娥冤》,把赣剧带上了巴黎国际戏剧节。

  “转——”“走——”“转回来——”课堂上,学生在陈俐的示范下,挥动折扇翩翩起舞。当陈俐介绍戏曲的小生时,学生齐呼“哇”,被精美的戏曲装扮所吸引。这种交流方式,快速拉近了赣剧与学生的距离。

  “以前看戏曲,不是通过电视就是在网络上,离得很远,有距离感,也不懂戏曲的唱词和动作。经过老师的讲述后,我不仅理解了戏曲动作的意义,还能感悟到戏曲的情感表达。”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2022级管理科学专业学生洪欣雨说。

  挖掘赣剧之美,让戏曲带着情感传承下去

  讲台上,陈俐穿上戏服和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教授余彪共同演绎了《窦娥冤》中的一个选段。激烈的戏剧冲突,曲折起伏的情节,引来学生们叫好声不断。

  “同学们,余老师的扮相是赣剧九行头中的小花脸,就像京剧中的丑角,演的基本是坏人。”陈俐与团队用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介绍赣剧。

  如何把赣剧的精华浓缩到一周一次的课程中,让学生从赣剧中发现美?

  “同学们,舞双剑是《南柯记》这个剧目里面的经典,我给大家舞一段。”话音刚落,陈俐就手持双剑,上下翻飞,时而疾、时而缓,刚柔并济、优美动人,同学们发出一阵阵赞叹声。

  “我们的课程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条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切入,每堂课介绍一出经典剧目,像《牡丹亭》《南柯记》等;另一条结合剧目,每节课介绍几个赣剧行当。”陈俐说,“中国戏曲有优美的声腔旋律、精致多彩的舞台设计、引人瞩目的故事情节,戏曲传承至今的这些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

  南昌市第二中学美术老师赵朋杨听完课后,特意邀请陈俐老师前往该校讲课,让中学生也感受戏曲的传统神韵。

  即将参加工作的江西师范大学民族弓弦乐器专业学生李哲听完课后对记者说:“我一直认为戏曲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内涵丰富、经得起时间考验,今天听课后,我更加坚定信心。弘扬传统戏曲的关键,是要让年轻一代感知到戏曲的魅力。”

  下课了,学生们仍不愿离去,纷纷走上讲台和陈俐合影。“我的课能受到学生们欢迎,我非常高兴。”陈俐说,希望赣剧不仅让更多人看见,还让更多年轻人走近赣剧,带着情感传承、弘扬中华戏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
~~~
大平台赋能育人资源供给、大课程赋能教学改革创新、大文创赋能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赣南师范大学——~~~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资讯
一线履职,有质量有温度
一堂赣剧艺术鉴赏课的青春“磁力”
宜春扎实推进完整社区试点建设
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积极构建数字思政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