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管家”助农增收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请安排两台小型旋耕机到王家村进行翻耕作业。”4月2日,德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绿色铜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时想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名下60多台农机所处的位置、运行轨迹一目了然。

  德兴市是典型的丘陵山区,“馒头山、巴掌田、泥浆地”曾让当地农户发愁。从2017年开始,该市整合农业发展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当地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种植提供了便利。

  早年毕业于鹰潭农校的余时想一直与耕地打交道。近年来,随着当地农机具购买补贴力度加大,余时想陆续购买了67台农机,其中有34台安装了北斗智慧系统。今年,余时想与德兴、婺源、乐平等地60多个农户签订了种植服务协议,托管面积达1万亩。

  “我承包的水田全部交给农事服务中心管理,从播种到收割不用我管,我可以安心做生意。”德兴市香屯街道种粮大户刘明发与农事服务中心签订托管协议后,感觉轻松多了。

  在德兴市泗洲镇华文农场水稻育秧中心,由该镇种粮大户王德文投资300余万元引进的全自动高速育秧机正在运转。

  德兴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之前育秧设备为半自动化,每天一条播种流水线需要8人操作,而王德文引进的育秧机只需3人操作。

  去年以来,德兴市通过加大农机具补贴和政策性补助力度,鼓励种粮大户创办农事服务中心。如今,该市各乡镇均设有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站点,向农户提供机耕、育秧、机插、飞防、机收、机烘干等服务,托管农田4万余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公益广告
一根竹子带富一方百姓
党报帮你办
短视频造假歪风当刹
“田管家”助农增收
“红亭微治理”托起居民幸福感
图片新闻
多部门联动 消除老旧小区火险隐患
足不出户监测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