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这是陈毅当年被围困在梅山时写下的《梅岭三章》中的一首,字里行间充满着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近日,在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斋坑陈毅隐蔽处,梅山村党支部书记罗利聪正向游客讲述80多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
梅山村以打造红色名村为契机,充分利用辖区内的梅关古驿道、陈毅隐蔽处、梅花大观园等“红古绿”资源,精心打造“教育培训+红色旅游+文化”乡村旅游综合体,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梅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最初的37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158万元。
这是大余县打造红色名村,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大余县坚持红色引领、古色铸魂、绿色赋能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红色名村建设,推动“红、古、绿”三色资源深度融合,实现红色圈粉、古色焕新、绿色增流,用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强心铸魂。
挖掘红色资源,建好“红色基因库”。大余县投入6000余万元修缮池江整编遗址、梅岭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遗址,建设以陈毅旧居、陈丕显旧居、新四军地下交通站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旅游区,打造了兰溪陈毅旧居、梅岭战争红色遗址、长岭会议旧址等红色旅游精品路线;邀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沂蒙干部学院等学院的优秀教师实地指导,开发了“梅山上的信念”等6部红色精品课程。挖掘整理红色故事20余篇,拍摄电教片3部,开发微党课1门,目前已承办活动300余场,接待县内外党员群众近3万人次。
激活人文古迹,深耕“古色文化库”。大余县坚持做强“古、旧”特色,发挥传统文化特色影响力,推动红色名村彰显文化魅力;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修缮保护赣粤湘边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旧址等古祠堂、古民居6处。梅山村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古色底蕴+生态旅游”,以红带古,以古衬红,推出红色教学、民宿、农家乐、穿越古代等特色体验。兰溪村不断加大古色资源保护力度,推动小汾青石桥列入赣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选定“新四军从这里走来”主题,深挖兰溪村彭坑、弓里小组的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旧址、红色文化等资源,做好“红色+”文章,让红色记忆活起来。
培育特色产业,壮大“绿色项目库”。大余县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和质量过硬行动为抓手,以红色名村建设为引擎,推进红色名村“红古绿”三色融合,以“红”促“绿”,以“红”促“古”。梅山村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模式,入股大余县大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获得租金和蔬菜销售收入超3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余万元;兰溪村以“党支部+致富带头人+合作社”的方式,设立水稻、甜玉米种植合作社,培育脐橙种植园,发展建设甘蔗(红糖)基地,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余万元;长岭村立足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香菇、高山梯田香米、林下经济三大主导产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余万元。目前,大余县入选省级红色名村2个、市级红色名村1个。
如今,一条串联红色、古色、绿色的活化利用之路正在庾岭大地绵延,一座座经历了枪林弹雨洗礼的红色村庄,正上演着一场美丽蝶变。(叶功富 林世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