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饿得慌,有人说“吃太饱”不好,有人说“饿着肚子”睡不着。那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吃夜宵呢?
孩子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相对较高。一方面,如果孩子晚餐时间较早或吃得少,就会导致睡前出现饥饿感。另一方面,孩子白天活动量大,消耗能量多,到了晚上,能量不足也会有饥饿感。有些孩子习惯在睡前喝牛奶或吃小零食,造成睡前出现饥饿反馈。
其实,睡前吃东西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首先会增加肥胖发生风险。晚上进食,特别是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身体的代谢速度较慢会导致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增加儿童肥胖症发生的风险。其次是加重脾胃负担。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即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容易引起脾胃功能紊乱等问题。正常状态下,机体的脾胃功能在晚上需要休息,若夜间进食会强迫脾胃重新“开工”,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便秘等不适症状。最后是影响睡眠质量。孩子睡前吃东西,尤其是进食量大或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脾胃继续工作就会扰乱心神,导致难以入睡或夜卧不安。晚上进食还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胃痛或胃部灼热不适,让孩子不自觉地口中流涎,睡觉时辗转反侧。
当然,应对小朋友睡前饥饿,家长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规律的用餐习惯和睡眠习惯有助于避免孩子因饥饿而摄入过量食物。这些习惯为他们成年后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晚餐要热量适中、营养均衡。夜间容易饿的孩子,晚餐可以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和植物性蛋白质,以及全谷类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维持长时间的饱腹感。
共进晚餐,促进亲子交流。家庭成员一起用餐,不仅可以增进亲子感情,而且便于父母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榜样,减少孩子对快餐和零食的偏爱。
睡前放松减少饥饿感。在洗漱、阅读或聆听故事等环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减少孩子对饥饿的敏感度。同时,创造一个舒适宁静的环境,避免孩子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为睡眠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