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辈的时代缩影和精神史诗

《爹》 彭学明 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 朱宜尧

  《爹》是彭学明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湘西父辈史诗般的往事,时间跨度从抗日战争延伸至20世纪90年代。小说是对“爹”和湘西父辈的寻踪和描摹,呈现的是“爹”和湘西父辈曲折生动的纷繁人生和中国男儿的家国情怀、人间情义,是对父辈和父爱的再重温、再认识、再感恩。

  “爹”的一生,堪称一部传奇史诗。他出生于1916年,1971年去世,先后有过两任妻子,育有三子一女。他是兄长,扮演着父亲的角色;他是身怀绝技的匠人,又是勤劳耕耘的农民;他曾是土匪,也曾参与剿匪;他是平凡的普通百姓,也是令人敬仰的抗战英雄;他功勋卓著,却又曾被误认为特务。

  他身材矮小,却有着如雄鸡般的坚毅和顽强,又似磨鹰般勇猛无畏。年仅12岁时,他的双亲便撒手人寰,为了养活年幼的弟妹,他练就了超凡的木匠手艺,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还是水里游的,都能被他栩栩如生地雕刻在牙床和窗扇上。他加入过土匪队伍,也加入过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队,参与过淞沪会战、常德保卫战、雪峰山保卫战、嘉善阻击战、抗美援朝等数十场战争,历经九死一生,得以幸存。

  饱满丰盈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一大亮点。正如鲁迅所言,写小说关键在于写人物,创造人物的艺术正是小说艺术的精髓所在。在这部小说中,人物众多,除了“爹”之外,还有舍家为国、仗义疏财的武豪干爹,医术高超的神医龙光烈,懂得蛇语的三叔,为国捐躯的刘清平以及吴点金、向顶天、向顶地、彭武定、彭武生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独特而艰辛的经历。

  作家通过描绘这群父辈在艰难环境中的顽强拼搏,展现出他们的坚韧、勤劳与智慧,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们的经历与奋斗,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历程,更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他们舍生忘死,为国家解放而奋斗,成为时代的缩影。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在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深入思考。

  作家将个人真挚的情感融入到时代背景之中,整部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细致而生动地还原了“爹”的一生。其中既有主观想象的成分,也有历史与时代客观的呈现,很多文字展现出一种“我”的主观视角贴近心灵的散文化书写风格,使文本更具代入感和感染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有一种寻找的感觉,在寻找作家的身世之苦与身世之谜,在虚拟的“过去”中穿梭,在真实的“现在”中游离。

  作家笔下的“爹”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爹”不仅仅是个体的爹,也是集体的爹、华夏儿女的爹,具有极大的共通性。父亲、丈夫和儿子等身份赋予了他在生活、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因此,作家笔下的“爹”,除了具备崇高的品质与精神外,还具有一种“镜像”的作用,从而与现实产生关照。

  作家在创作《爹》这部作品时,怀揣着极为强烈的宗族意识。尽管在与“爹”共同在世的几十年里,我们从未有过一面之缘,“我”从未接受过他的一句教导,也从未享用过他的一粒米饭,但“爹”却依然如根深扎在“我”的心里。

  湘西地域文化的描绘在小说中是又一大闪光点,小说犹如一把钥匙,引领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湘西。那工艺精湛的千工床、太师椅、吊脚楼;那如春水般动听的情歌、民歌、船歌;那色泽金黄、软滑绵密、香气四溢的蒿草粑粑、灯盏窝、竹米酒;那流淌着“雨燕穿云破雾,山泉潺潺流淌”之音的咚咚喹;那独具韵味且带有神秘面纱的湘西生活民俗;还有那令人心驰神往、风景如诗如画的湘西山水、古城古巷等,这些民族瑰宝和文化遗产在小说中得到了精彩呈现,更有力地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说将湘西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座山都有独特的景致,每一条水都有独特的韵味,每一个寨子都有独特的奇妙之处。作家善于运用细腻传神的比喻来描绘桃花、油菜花等,能从花的画面联想到人的画面和情感,形象贴切,极具美感和想象空间。

  此外,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抽象的概念和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生动的人物对话、动作、色彩和心理描写,犹如影视镜头般切换自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历史背景与事件的融合,更赋予了小说史诗般的宏大场景。可以说,《爹》是一部寻根的力作,更是一部湘西父辈的时代缩影和精神史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专题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触动人心的江西美景
读书与读地图
父辈的时代缩影和精神史诗
故乡的美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