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贵芳
在中国古建筑中,飞檐无疑是独具特色的存在。
天圆地方的哲学,贯穿中国建筑的一砖一瓦。方正之间,总有一弯飞檐、一抹弧线,勾勒出中国人圆融自处的心境。
飞檐悬起,风韵自成。一梁一檐的精心雕琢,咫尺再造乾坤。飞檐挑起一方天地,雅致沿屋脊瓦当而下,宛如墨迹氤氲。它们轻灵地翘起,如同展翅欲飞的凤凰,又仿佛山间轻拂的微风,温柔而充满力量。
这一古建筑的灵魂,多采用榫卯结构,精致灵巧,根根檐条交错相连,构成了建筑的屋檐,坚固而优雅。每一处飞檐的转角都匠心独运,赋予建筑以灵动的美感。
飞檐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建筑的美观,还有其实用的价值。飞檐翘角可让雨水快速流走,以减少对建筑主体的侵蚀。这种设计,彰显古人的智慧。因此,艺术往往在实用中产生,又在实用中升华。
更具美感的是,飞檐往往与斗拱密不可分。斗拱的层层叠加与飞檐的轻盈翘起相得益彰,构成了中国古建筑中一道独特的天际线。斗拱之下,是力量与美的交响;飞檐之上,是梦与远方的呼唤。
去冬今春,笔者心怀敬畏,用画笔描绘飞檐,试图在纸上呈现那份精致与神韵。
当墨色晕染,笔尖仿佛与历史融为一体。每一次挥毫,都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每一次落笔,都是对古人智慧与匠心的致敬。
没骨之法,入画最宜。清墨打底,在水与色的冲撞中,肌理毕现,仿若岁月冲刷、时光雕刻,斑斑驳驳,沧桑悠远。
笔者在创作中发现,飞檐之美,远不止外在的形态,其曲线、角度、光影,无不体现出内在的和谐与平衡。这种美,体现了建筑工匠对比例、对称、线条等美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它们犹如天与地的连接,向上而生,在每一个翘起中,彰显对天的敬畏和对自然的顺应。
飞檐的曲线,柔和流畅,如同优美的旋律,在建筑中流淌。每一个弧度的变化,都经过精准的计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人以内在的平和与安宁。
南方的飞檐,高高挑起,与屋顶连成弧线,造型轻盈,工艺自由,如同江南水乡的温婉佳人。它们常由木材雕刻而成,精细入微,别致撩人。烟雨迷蒙之际,飞檐高悬,水珠涓涓滴落,清音泠泠,这景致,迷醉半个江南。飞檐的角度,刚劲有力。其变化彰显力与美的平衡,既有刚毅之美,又不失柔和之意,把“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北方的屋檐,常以青砖砌筑,重檐叠翼,平直刚劲,厚重朴实,更添宏伟庄严。在风霜雪雨中,飞檐宛若巍峨的山岳,守护着建筑的尊严与历史的沉淀。
岁月流逝,一个个神态各异的走兽“走”上角檐垂脊,人们称之为“五脊六兽”。这些飞檐神兽,造型生动,曲线优美,无论是庙堂之上的“龙生九子”,还是民间建筑上的飞鸟走兽,无不承载着世人美好的寄愿。笔者虔诚地把一个个祥瑞神兽勾勒在宣纸上,安放在飞檐屋脊,静守安宁。
一片瓦当,一截鸱吻,一段琉璃……在光影的变幻中,尽展朦胧与梦幻之美。
当日光在飞檐上流转,光影交错,虚实相间,飞檐如赋予了生命,在光照中翩翩起舞。
夜晚,月光轻洒在飞檐上,那翘起的檐角,仿佛能够触摸到月亮的温柔。又似乎在低语,述说着千年的传说。
一角飞檐,尽显传统之美、文化之质,尽展文脉精魂、中国神韵,值得我们用心描绘、虔诚呈现。在那一眼千年的回眸中,我们总能找到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