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靠山吃山到爱山护山 大地“伤疤”变美丽公园——

一个矿山小镇的绿色变迁

  本报全媒体记者 蔡颖辉

  白鹭翩跹、人鸟为邻、和谐相处,曾经的大地“伤疤”上,满目葱郁、繁花盛开;破败的道路已修复升级,“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现象成为历史……近年来,新余市渝水区鹄山镇全面开展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以前采矿留下的“伤疤”,变成了生态环境良好、美丽宜居的景区。

  企业边开采边复绿

  鹄山镇非金属矿种类多、储量大。过去,鹄山镇以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但采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群众反映强烈。近年来,鹄山镇先后关停了146家散、乱、污企业。全镇16家持证采矿企业,有7家先后被关停,3家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创建,还有6家正在筹划合并重整。

  6月7日,记者走进鹄山镇盛旺矿产品厂,这是一家开采透辉石的企业。偌大的厂区内听不到噪声,也看不到粉尘飞舞的场景。

  “以前周边的村民每年都会找企业索赔,说我们采矿的粉尘给农作物带来影响,导致减产。”盛旺矿产品厂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鹄山镇大力支持盛旺矿产品厂创建绿色矿山,累计投入1.2亿元对矿山进行综合改造提升,严格按照标准重新编制绿色矿山创建方案,淘汰落后生产线,同时边开采边复绿。记者看到,虽然矿区的作业面从山头开采到山腰,但山头已经覆盖了一层纤维挂网,网内浇灌了含有种子的泥浆,不少植物已经发芽。

  大地“伤疤”变公园美景

  大地“伤疤”如何治愈?记者在鹄山镇黄桂根采石场看到,满载客土喷播材料(指从别处取土,与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混合物充分混合后的泥浆材料)的大型喷播车驶向光秃秃的岩质坡面,将含有草籽的泥浆精准喷射到岩壁上。安装在岩石表面的生态固定棒和挂网牢牢兜住泥浆,不一会儿,光秃秃的山头就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使用这项技术复绿,周期比较短,7至15天种子就能发芽,一个月可以见绿。”鹄山镇矿山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顾刚说。

  青山悦人目,矿山换新颜。记者来到修复后的宏盛采石场原址,这里已是绿草茵茵、花团锦簇,成为公园式景区。

  鹄山镇企业环保办主任曾小松告诉记者,渝水区通过与三峡大学润智生态科技研究院合作,实施“非煤矿山高陡岩石创面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对平台、缓坡区域采用客土喷播工艺,对倒坡区域采用种植藤蔓植物工艺,累计修复面积6.8万余平方米,项目于2023年3月完工。“经过一年多的养护,以前裸露的山体岩石已经被植被覆盖,生态断链得到修复,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据悉,鹄山镇已投入资金2322万元,对辖区内采石场、矿粉厂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关闭矿山后,镇里每年至少减少2000万元财政收入,但是为了生态环境,镇里还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违规矿企,进行生态修复。”鹄山镇党委书记潘林表示,产业转型后,镇里大力发展“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绿色循环农业。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吸引社会投资,走出了一条“饲草种植-肉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利用-绿色果蔬种植-农产品深加工”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带动300多户农户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选择救人,错过人生一场重要仪式 弘扬大爱,学校决定为其弥补遗憾~~~
~~~
~~~
~~~
从靠山吃山到爱山护山 大地“伤疤”变美丽公园——~~~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知行
   第12版:学术
为一个人举行的学位授予仪式
铝业变“绿业”
隧道贯通
家门口种草 当上“月薪族”
一个矿山小镇的绿色变迁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