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土地上稻花香

  本报全媒体记者 焦俊杰

  近年来,兴国县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目标,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实现增产增收。2023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3.88万亩、总产量27.2万吨,实现粮食生产“十二连丰”。

  藏粮于地,夯实“种哪里”的农田基础

  “机械可以直接到田,水源管理也更方便、更有保障,原来没有人愿意种的‘望天田’成了抢手的‘香饽饽’。”近日,在兴国县江背镇澄龙村,村民谢家香指着成片的早稻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兴国县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小田变大田,推动零散田块合并改造,形成集中连片的高产田,使农田更加适合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提高种植效益。通过逐年逐步建设,系统完善农田设施,该县累计建成旱能灌、涝能排、肥力好、便于机械化耕作的高标准农田46.8万亩。

  同时,该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按照宜稻则稻、宜旱则旱、宜特则特原则,开展好耕地抛荒撂荒整治。对季节性抛荒、常年抛荒等无法落实种植主体的耕地,在保持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村集体依法依规协调流转,采取村集体代耕代种、集中流转大户种植等形式开展粮食生产。今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68.8万元,复垦抛荒地8960亩。

  藏粮于民,解决“谁来种”的现实困境

  兴国县高兴镇新圩村村民鄢日标是种植大户,这几天,他在稻田忙着清除杂草、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现在政策好,种粮有补贴,我今年扩种了200亩,共有510亩早稻了。”

  这得益于兴国县加大资金奖补力度,大力培育懂技术、善耕作的种粮大户和农户,维护好“藏粮于民”这个隐形粮仓。“今年,我们将投入粮食生产的县级财政预算奖补资金提高到6000万元,对种植早稻5至30亩、5亩以下的分别给予每亩40元、20元奖补,还出台了工厂化育秧奖补政策,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世环说,今年全县种植50亩以上早稻种粮大户达748户,种植面积16.2万亩,占早稻栽种总面积的61.22%。

  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问题,兴国县以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为抓手,积极引导小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村集体再将土地委托给生产经营大户,采取统一翻耕、统一育秧、统一防治、统一补助等方式,推动构建现代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粮食生产。

  藏粮于技,完善“种得好”的技术服务

  “近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基数较高,要密切关注病虫情报……”近日,兴国县高级农艺师张朝阳来到长冈乡塘石村,耐心指导种植户加强病虫害防治。

  如何“种得好”?兴国县组建12个县级技术服务指导组,常态化下乡、进村、入户指导春耕备耕和油菜田间管理等工作,126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应用良种良法和现代化耕作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该县锚定机械强农目标,统筹投入资金1.26亿元,新建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中心25个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4个,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创新推行农机托管服务,由乡村两级出资购买翻耕机、微耕机组建农机服务队,为农户统一提供农机服务,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目前,该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主体班开展专题纪律党课学习研讨纪实
~~~庄兆林在中央单位挂职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并授班旗
~~~
~~~
~~~
~~~——江西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改革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资讯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公益广告
做到“五个牢记” 争创“第一等的工作”
牢记嘱托守初心 真挂实干担使命
我省对长江鄱阳湖区防汛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
风力发电
旅游援疆专列南昌发车
表达诉求“只跑一地” 化解纠纷“只进一门”
打造紧密型医共体 提升群众就医质量
红土地上稻花香
做好“旧”“新”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