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沛
“以旧换新”,一头连着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一头牵系百姓生活的“民生精微”。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统筹做好“旧”“新”两篇文章,打通堵点难点,实现政策与市场的同频共振。
要让“去旧”更容易。现实中,旧商品估价偏低、回收渠道不便利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百姓的消费品换新意愿。建立便捷高效、覆盖广泛、公开透明的消费品回收体系是推动“以旧换新”顺畅运转的关键。比如,一些地方通过提供定时定点回收和大件上门回收服务、出台合理的旧机旧物估价体系等,进一步提升了“去旧”的便利度和性价比,让“去旧”更便捷触达消费者,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许多旧机旧物兼具污染性与资源性双重属性,让其循环利用、变“旧”为宝,既能促进消费,还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此, 要进一步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的循环利用闭环体系,不断提升资源再生利用水平。
要让“换新”更愿意。“以旧换新”的关键在于变“有”为“优”。保障消费者享受到质高价优的新产品是激发“换新”动力的不二法门。政府、企业既要拿出“真金白银”的补贴和让利,让消费者得到真实惠;也要精准把握消费潮流,在供给端下足功夫,以优质的供给充分激活市场活力,更好发挥更新换代的规模效应。比如,企业应秉持用户思维,创造开发出更多贴近人们新需求的优质产品,实现从以价换量向以特促量的转变。需要注意的是,在落实过程中,要防止操之过急、脱离实际的情况,应从具体企业、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推动政策落地,真正体现“换新”的价值。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必将让“以旧换新”政策惠及更多消费者,成为一项真正的惠民利企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