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艺松
近日,上海一家冰淇淋店推出“药膳冰淇淋”,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队购买,也让“38元一份中药冰淇淋卖断货”等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有医生表示,这类产品往往噱头大于其功效本身,建议消费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品。
近年来,中药跨界到食品餐饮行业,一条新赛道悄然兴起。打着养生、健康的宣传口号,“中药奶茶”“中药咖啡”“中药冰淇淋”等多种新中式养生食品纷纷崭露头角,打破了中药难吃难喝的刻板印象,以新颖的姿态走进了年轻人的视野,中药餐饮也成为年轻一代养生的新潮流。
其实,中药餐饮广受追捧,是人们所乐见的现象,不仅体现了年轻人健康意识的提升,还映射出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不断加深。此外,与餐饮融合,也是一条中医药的现代化生存发展之路,不但能够普及中医药文化,也为其发展注入了活力。
然而,随着中药餐饮“火出圈”,一些餐饮企业选择蹭热度,借着这股养生潮流做做投资、搞搞营销噱头,不经过细致研发就仓促上阵,反而让中药餐饮该有的“养生属性”打了折扣。
养生不是盲目跟风,中药餐饮也不能仅仅追求“火”一阵子。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是时代所需、大众所盼,对中药餐饮市场创新既要给予包容,又应保持清醒。让中药餐饮从“网红”走向“长红”,需要多方合力。预防乱象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对于商家以中药为赚钱噱头、借机炒高餐饮价格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及时出手干预,通过引导和惩戒的方式引导中药餐饮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壮大。经营者要尊重药膳开发的科学规律,做深做实药理研究,不能盲目跟风“热点投资”,否则一旦热度下降,发展便难以为继。此外,消费者也要具备一定的康养知识,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养生潮流,需要保持理性,只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