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学季 读好书

  ▲《千里江山图》

  孙甘露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人间信》

  麦 家 著

  花城出版社

  ▲《你不必是一朵花》

  理微尘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命子》

  董启章 著

  九州出版社

  ▲《偷诗歌的人》

  曹 韵 著

  南京出版社

  又到开学季,怎样开启一段新的生活?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大学生分享自己近期的书单。

  ——编者

  信仰之光永照千里江山

  □ 吴争鸣

  《千里江山图》是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作者说:“想以《千里江山图》为题写一部小说,大概有近二十年。”直至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初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瑞金的秘密行动,他才灵感迸发开始了创作。小说以龙华烈士的革命故事为底座,讲述了党中央的上海12人临时行动小组如何排除万难完成“千里江山图”计划,打通上海至瑞金的交通线,完成党中央机关战略转移,同时肃清内奸,破解敌人“西施行动”的故事。读者随着主角陈千里的调查路线,感受当年共产党人苦难艰险又勇往直前的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故事虽为虚构,细节却很真实。文内情节集中发生于上海和广州两地,故事线提及的许多地名皆可考据:浙江路、玄武湖、公和祥码头、趟栊门、肇嘉浜等,可在上海和广州的地图上一一标注出来,就连第一章所述戏院放映的电影《海外鹃魂》,竟也的确在1933年1月10日浙江大戏院放映过。此外,书中一些人物的行动路线也化用了作者本人经历,譬如陈千元的住址,便来自作者幼时上学经过的几条道路,孙甘露由此像记录文本一样引述出小说整体,用现实内容填充起虚构故事。

  红色题材的小说,要让读者在阅读后仍记忆深刻,不仅仅要求故事真实,还要人物有血有肉,书中陈千里睿智果敢,在敌人包围之中不动声色,悬崖边上走钢丝,带领上海行动小组勘破敌人计划;叶启年虚伪狡诈,声称无政府主义,实际上是投机分子;而针对潜伏在内部的特务“西施”这一角色,孙甘露则埋了大量伏笔,用二十个章节的点滴碎片种下线索,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中国传统文学中,女性形象往往是等待着“被拯救”的,可从《红岩》到《风声》,我们却能看见女革命者也成为引路人、殉道者,到了《千里江山图》,凌汶在爱人牺牲后历经痛苦挣扎,投身于丈夫未尽的革命事业,这个形象展现了人性与党性的连结以及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叶桃面对爱人、父亲、理想三方尖锐的矛盾冲突之时,选择了将爱人领向革命道路,不惧艰险传递绝密情报。孙甘露借用该部分,剖析角色在社会与家庭,个体情感与民族大义之间的抉择,以两个女性的爱与信仰来体现她们的英雄气概。

  阅读之前有一个疑问萦绕在我心头,书名为什么叫“千里江山图”呢?究竟有何寓意?读毕,我有了答案:上海到瑞金的直线距离1000公里,旧时还要绕道香港、汕头等地,则是3000多公里,这是交通线的千里;党的星火从上海、瑞金,播撒至全国,这是革命的千里江山;在那个压抑而灰暗的年代中,革命先烈们于黑暗之中逆流而上,百年以后,有人尝试在上海的街道上重塑他们的身姿,这是时间跨度的千里;昔日烈士们战斗牺牲的土地上,已是欣欣向荣,这是人民的千里江山。

  我终与“我”和解

  □ 施悦彤

  在书店,一眼就被麦家的《人间信》吸引了。做旧的白色封面和书名很是搭配,角落上一叶扁舟驶过,划破大片纯白的书面,绽露出一道久未散去的涟漪。这痕是深蓝色的——忧郁的颜色,像是心中陈年难消的疤痕。

  故事从富春江边双家村里的一个小家庭讲起。“我”是这个家庭四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也是故事的讲述者,讲述几代人如何在人生这条湍急的河流里浮沉,以及彼此间爱与恨纠葛的故事。小说开篇是小姑自杀,再讲到诡异离世的爷爷、内心坚韧强大的奶奶、深爱父亲且赶“我”出门的母亲。还有“我”那无恶不作、抛妻弃子最后客死他乡的“潦坯”父亲。而“我”,揭发父亲赌博,与母亲结下心结,失去疼爱自己的奶奶,最终逃离了令人窒息的家庭。

  书中着墨最多的是“潦坯”的父亲。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仗着自己长得不错,自我堕落,自私自利,放浪形骸。因为父亲,一家人在村里过得十分艰难,家中主心骨的奶奶被气得离开了家,但父亲却不知悔改,终日浑浑噩噩。

  这部小说有个鲜明的特点——叙事人称从“我”到“他”的转变。小说的后半段中,当”我“与他人产生纠纷,父亲不由分说打了“我”一记响亮耳光彻底断送父子情谊,“父亲,我恨!恨你!”于是,叙事者由“我”变成了“他”。为了表明与家庭决裂的决心,也因受所处时代的影响,“他”将复仇的刀刃指向了父亲,亲自举报了他的赌博行为。这时,“我”不是我,而是“他”,是与过往切割的个体,是被审视和反思的对象。这种人称转换是“我”不愿面对过往的心理表征,用“他”来代替“我”,让人感受到“我”在与过去自我对话时的挣扎与冲突。之后的叙事中,作者又用“我”进行叙述。“我”是大义灭亲的少年英雄,也是与父亲决裂、被母亲记恨的逆子。数次家庭变故,让“我”感到束缚。少年志气怎会容许“我”停滞原地,“我”毅然逃离家庭……

  一个人可以选择爱好、职业、居所、朋友、伴侣甚至讨厌的人,却唯独不能选择家人。在《人间信》中,“我”经历了家人间的互相折磨和背叛,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奈和真实。如奶奶所言:“我家的日子长了刺,吃水都要戳喉咙。”家庭是什么样的存在?书中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出身,但有权并可以选择自己出路。”

  小说的最后,“我”获得了一个与家人和解、与过去重新链接的机会——父亲的死。“我”的父亲连死都不体面,“潦坯”二字注解了他荒唐的一生。而“我”对此的反应是:“妈,你可以原谅我了吧?”“至少我原谅了自己。”最后,“我”完成了和母亲的和解。

  与其说是与家人的和解,不如说是作者自己为“我”进行了一场自我救赎,从此关山无隘,心中释怀。

  麦家在写给读者的话中道:“我想掂量人性深里的一些东西,和读者分享在挣扎中站起来的勇气。”《人间信》紧扣“我”去写故事,将一些不堪的、痛苦的成长经历和选择的挣扎摊开给读者看。每个在人世间努力的普通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找到共鸣。无论是遭遇挫折、短暂逃避还是与自我和解,人性中的无奈和不定、高尚与荒唐都是合理的。命运不只是忍受,更是要勇敢面对,从挣扎中寻找坚定的力量——始终尊重自己,不断探索自我。

  《人间信》既是一封写给自己的信,也是一封写给人间的家书。作者把这本书送给那些被过往和缺憾困住的人,致敬人生的不可言说,完成自我救赎,与那个完满、坚定的自我再度重逢。

  外婆的生活哲学

  □ 李丝雨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形式的“内耗”所困扰。工作和生活中的激烈竞争、人际关系的微妙复杂以及自我成长道路上的重重迷雾,共同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让无数人深陷“内耗”的泥潭。然而,《你不必是一朵花》却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视角,让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内耗”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实则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大多数人的一天或许是这样开始的,一打开手机,无数信息涌至眼前——朋友圈里他人晒出的“高光时刻”、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信息列表里的工作安排……这些海量信息,充斥并刺激着我们的大脑。我们不断地追求所谓的成功与完美,却往往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与感受,从而陷入了无尽的自我怀疑与否定之中。

  《你不必是一朵花》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外婆的一生,仿佛是一本教科书,教会了我们如何以一颗平和、坚韧、自信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她从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外婆的生活哲学,可以概括为“加法人生”。在她看来,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都是一次自我完善的过程。她从不抱怨、从不逃避,勇敢地面对每一个困难,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她的人生道路愈加宽广,也让她成为作者心中的榜样。

  “在生活的漩涡中心,松弛地喝下午茶。”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外婆的生活状态。她会在忙碌与喧嚣之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放松,让心灵得到滋养与修复。文中所写的“饭后是冲茶,她每天都要喝茶,滤掉茶叶之后,把热茶水放到保温壶里慢慢喝”这一过程,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在忙碌的日子里,这样一杯茶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停顿,让她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外婆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深刻且自信,她坚信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美丽,无需迷信他人的标准与认可。在追求标准化的生活里,我们往往被束缚其中,容易忽视个体的独特性和内在价值。然而,本书告诉我们应当学会珍视并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摆脱对他人眼中完美标准的盲目追求。这种自信的建立,将使我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同时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清晰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价值所在。

  “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这样是把主动权让给了他人。”真正的力量根植于内心的坚韧与自主抉择。外婆以她那份清醒而独立的姿态,迎接着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她常言:“如果一件事会影响你,你就主动行动。”人生之路,荆棘满布,挑战重重,但真正的考验在于我们如何应对。我们时常陷入被动的漩涡,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或是期盼他人伸以援手。然而,当我们将希望寄托于外界之时,实则是在无形中让渡了自己的主动权,这不仅滋生了内心的彷徨与不安,更可能使我们错失那些促进个人成长的宝贵机遇。

  《你不必是一朵花》照亮了一条在繁忙生活中容易忽略的道路,解开了一些生活中的困惑。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世界里,它教会我们如何以更加平和、自信和主动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春天,只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欣赏它。希望通过学习外婆的生活哲学,我们可以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从而避免“内耗”,拥抱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成为花也成为果

  □ 肖语晨

  《命子》是作家董启章的作品,讲述了三个有关父子关系的故事。第一部分以散文的形式记录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第二部分构造了一个想象中的女儿,第三部分则虚构了一个儿子“花”作为第一部分中真实的儿子“果”的对照。

  第一部分《命子:果》中,作者以平实的文笔、生活化的口吻叙述他和儿子果的相处。父亲爱好写作,果却喜欢规则下的巴士,喜欢井井有条的城市秩序。果模仿着开“家庭公司”,办展览,出版文集,试图让家人加入并认同他寻找、构建出的规则。

  果十分在乎秩序感,但现实生活并不是全然按照规则和果构建的规则发展的。性情相异的父子二人在相处过程中少不了矛盾:父亲与果一起去看自己小说改编的音乐剧,果想与父亲分享喜欢的巴士,坚持要搭乘巴士前往,父亲却因心情紧张只想搭出租车;父亲是长篇小说作家,果写文章对他作出反驳:《写文章不一定要长》。书中透露着作者的无奈:在真正开始养育孩子之后,父子日常如何相处、如何相互理解和达成平衡会成为一个难题。父子意见相左时,总是父亲先低头选择包容。

  作者在第二部分《笛卡尔的女儿》中创造了一个充满哲思的情境——在笛卡尔开始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前,他与他想象中出现的、早逝的女儿对话。笛卡尔与女儿的讨论围绕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开展,其中提到不少哲学理论相关内容,董启章采用了一种类似学术论文的写作风格来叙述这个故事,将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融为一体,使这个带有奇幻色彩的篇章多了一分思辨,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第三部分中虚构的儿子“花”,诞生于人工智能,是一个品学兼优、全然继承了父亲文学爱好的孩子。透过花体验的人生,作者描述了寻找理想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孩子的成长经历。然而,让孩子长成另一个理想中的“自己”是困难重重的,花未全然按照父亲理想的成长轨迹“生活”下去,正如完美的花朵只能存在于想象中。花在感受到“爱”后,因为不忍让自己的行动导致友人毁灭,选择了自我终结。作为完美的理想,花与现实格格不入,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注定会结束自己的“生命”。想象中的孩子最终归于虚无。

  《命子》从现实中的儿子“果”写起,随后转向虚构,以“花”这一象征性的角色探讨亲子关系。由“果”至“花”,先写实、再写虚。在再后记中,作者又回到了现实,追忆与已故父亲的相处,回忆父亲与自己创作之间的联系。再后记与第一部分构成三代人的循环,如映照出父子之间的代际传承:儿子终将成为父亲,父亲也曾是儿子。

  小说题目源自陶渊明诗作《命子》。陶渊明在诗中写道:“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希望孩子成才,但如果孩子没有成才,那么也就算了吧——也许这就是为人父母对孩子朴素的期待和希望。董启章则说:“做父亲的哪会对儿子没有期望?但是儿子的禀赋和取向,却不是父亲可以强求和主宰的。”

  把平凡的日子写成诗

  □ 赵璐妍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一本能够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书实属难得。《偷诗歌的人》收录了一系列短小精悍的诗歌,这些诗歌既平凡又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从爱情的甜蜜到生活的琐碎,从内心的挣扎到梦想的追求,每一首诗都像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作者内心世界的风景。

  本书风格清新脱俗,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引发读者共鸣。在书中,作者无论是对往事的追忆、对现实的反思还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想象,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此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来丰富诗歌的表现力,使其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偷诗歌的人》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色彩。第一、二部分关于珍贵温暖的记忆,以“从岁月中盗得几首往事”和“从蹉跎里折灵光一枝”为主题;第三、四部分关于情诗,以浪漫的书写表达“从诗里藏你的名字”和“从你的眉眼里偷一首情诗”;第五部分关于和解,以“从遗憾处取一份释怀”呈现另一番世间情;第六部分则关于想象,抒发“从日子里窃一物幻想”的主题。

  此书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诗歌,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的诗歌,教会我们如何去珍惜和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诗歌爱好者,还是寻找心灵慰藉的朋友,抑或是那些正在经历生活起伏的人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共鸣和启示。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本诗集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还可以与作者一同经历那些美好而难忘的时刻。书中一首首简短却充满感情的诗篇,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清静与安宁。

  书中有许多句子都令我感触颇深。“我把一颗心按到泥里。”它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对未来的期待,还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愿意付出真心,总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我的半边心脏住着笑意,另外半边住着你。”这句诗简单却意味深长,它让我想起了那些曾经陪伴我的人和事,以及那些曾经的笑容和泪水。每一次读到这句诗,我都会心头一暖。诗集中的不少作品就是以这些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汇聚成一种清新的力量打动我、激励我。作者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注重内心的真实表达,这一点尤为珍贵。

  作者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它以短诗为主的形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它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畅游,感受到了诗意的美丽与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综合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专题
开学季 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