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时间是检验“网红”的一把标尺。自去年跻身网红城市以来,南昌没有陷入流量的“一阵风”,而是在“长红”的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国庆假期,南昌再次用数据诠释了什么叫“热辣滚烫”。假期第一天,南昌地铁当日全网总客运量达266.12万人次,客流强度位列全国第一;节日期间,滕王阁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5.2万人次,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客流量达157万人次;南昌各大景点开启了“人从众”模式,网友惊呼“南昌有1亿人”。此前,国际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院发布《2023-2024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数报告》,南昌跻身“中国最佳表现城市”前十,位列第六名。
回望这次国庆假期,“网红”南昌给游客带来了哪些新惊喜?走进南昌,除了热门打卡点外,还有哪一面值得被发现?
一
这个国庆假期,南昌显然是有备而来。升国旗、烟花晚会、飞行表演、羽毛球世青赛、演唱会、汉文化旅游月……一个个重磅文旅活动,嗨翻全城,燃爆全场。
在八一广场,无数人彻夜守候,甚至打地铺排队,只为倾听《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八一广场,只为看到五星红旗与第一缕阳光共同升起,只为迎接那一刻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最强自豪。
在赣江两岸,烟花晚会再次点燃夜空,人们看漫天星斗倒入人间,欣赏“瑶光缀后天花落,纷纷灿烂如星陨”的奇景,一场创意与科技的融合,助力#南昌烟花#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二位。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光影八一”灯光秀震撼来袭,光影映照在纪念馆的建筑上,让历史奇幻般走进现实,视觉效果直接拉满,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这个假期,无数人又一次相遇南昌,在这里解锁新奇。在滕王阁背“序”,在万寿宫祈福,在保利大剧院听交响乐,在海昏侯博物馆看汉韵鼓舞。还有无数“特种兵”刚与摩天轮同框,又到大士院解馋;刚在八一公园打卡“苏园见卿”水上非遗火壶表演,又到万寿宫古风长廊一睹国风国潮盛世经典;刚在鲤鱼洲白鹤小镇欣赏湖天一色,又到朝阳江滩公园享受晚风温柔。金秋的南昌,少看一眼似乎都是缺憾。
实际上,近年来,南昌一直在“出圈”的路上飞奔。2023年,南昌全年接待游客1.9亿人次,增长16.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77.79亿元,增长41.3%,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这种热度还在延续。仅2月10日至16日春节假期,南昌就接待游客871.23万人次,同比增长40.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65亿元,同比增长65.4%,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数据狂飙的背后是热度的持续攀升。今年年初华春莹、汪文斌在推特发文推介南昌,“五一”期间,雷军微博给南昌“打广告”,刘涛、杨钰莹专门为家乡“上分”,央视《三餐四季》栏目组寻味大士院美食街,还有张杰、蔡依林、林俊杰、凤凰传奇空降献唱,一波又一波的话题接力,不断把南昌的热力值推向新高。
一座城市“燃”起来从来都不是偶然。往深处看,这份热度的背后,是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是持续迸发的文化影响力,是开放包容释放的城市吸引力。
二
很多人说,每次到南昌都是一次新的旅程。这份“新”,新在变化、新在体验、新在城市特质。奔跑在“出圈”的路上,南昌到底靠什么“保鲜”?
从玩法更新到体验升级。老牌“网红”重庆之所以每年都是旅游热门地,是因为年年都有新的网红卖点和流量话题。南昌也一样,相同的场景总能有不同的玩法。这次国庆假期,来南昌除了看升旗仪式、烟花晚会等特色“主菜”,还有汉文化旅游节、滕王阁景区“背‘序’免票”、豪华阵容的明星演唱会等百余道精品“配餐”。在这里,相遇人生雅事,寻找生活雅景,在“人生八雅”的古韵今风中解锁独一份城市生活美学。丰富的旅游场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极致体验,把情绪价值拉满,也就把文旅口碑做实。
从特色构建到品牌输出。要问南昌的什么让人印象最深,首屈一指当数这里的美食。一碗瓦罐汤、一份白糖糕、一碗鲜辣水煮,打开了味蕾,也就击中了人心。来南昌,看一看大士院的市井烟火,尝一尝蛤蟆街的特色菜肴,到滕王阁解锁千年古韵,登上八一大桥定格最美江景。这里有一方美食,有沉浸式乡愁,有古与今的交融碰撞,有都市与自然的相得益彰。当一个“好吃好玩、有趣有料”的南昌烙印烙进年轻人的脑海,城市也就建立起了与年轻人的情感连接。
从交通焕新到空间重构。通达的交通网是流通和开放的前提。南昌地铁由“一条线”到“一张网”,一座座跨江通道让南昌跨江临湖、揽山入城,“一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1小时都市圈”跃然纸上。随着昌景黄高铁开通,南昌还成为为数不多的3条时速350公里高铁交会枢纽。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便捷人员流动的同时,也重构着南昌的空间位置和开放格局。以“交通破壁”推动“要素破壁”,南昌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与游客的心贴得更紧了。
三
城市不会说话,但城市又无时无刻不在说话。一座城市的性格和气质,往往隐藏在城内每一处景观之中。走在南昌的大街小巷,有哪些进取和坚守值得被看见?
“City”之下是绵绵用力。相遇南昌的第一天往往从嗦粉喝汤开始,漫步城市大街小巷偶遇惊喜,在江西省博物馆感受“活着”的历史,走进街边城市书房享受静谧时光,看一场绝美的江景落日,相约夜市解锁都市夜生活,还有频频刷屏网络最美城市天际线,都惹得不少人感叹:“芝加昌越来越city了!”
这份city其实来之不易。无论是“跨年夜南昌见”“南昌邀您来过年”“爱英雄就来英雄城”等城市营销,还是“沉浸式”翻新城市老街、滕王阁北扩“三还于民”、开放白猫黑猫观景平台,南昌的努力正在被更多人看见。一点一滴变化的背后,是一座城市向上攀登的奋进足迹。
“好玩”之外是创意突破。“好玩”是对一座城市最平实的褒奖。如今,越来越多人甘当“自来水”,不吝夸赞“种草”南昌。这里能填满你“精装的朋友圈”,能满足你挑剔的味蕾,还有地铁站厅化身游客行李柜,滕王阁景区保安大秀才艺。在南昌,人们不仅玩得尽兴,各种花式“宠粉”还让人玩得安心。
“好玩”也是一种生产力。摘掉“小透明”的帽子,贴上“好玩”的标签,是城市形象的再造和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反映了城市发展思维的转变。创意驱动下的场景赋能打开了城市“宝藏”属性,让“旧瓶”也能装满“新酒”。在“好玩”和“会玩”之间,口碑留人、实力圈粉成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日常。
“出圈”背后是文化积淀。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文化内涵构成了一座城市有趣的灵魂。文化是可感的,在古阁老街感受历史人文,在赣江两岸阅读都市繁华,在老城小巷寻觅遗落时光;文化是有颜色的,南昌八一起义的红、万寿宫的古、江豚白鹤的绿,汇成一道光,照亮每一个远道而来的旅人。
打卡一座城,其实就是与这座城市人文特质的一次交流互动。在南昌,触摸古韵古风的历史印迹,感受热辣喷香的市井烟火,相遇热情淳朴的江西老表,人们奔赴这里,始于好玩,赞于体验,最后忠于文化带来的怦然心动。在群雄环伺的流量争夺战中暴走,文化正成为这座城市做大“磁场”的硬核支撑。
(文图均由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