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动以来,赣州市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指导下,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着力提升发展质效,推动国资国企实体化迈出新步伐、市场化水平有新提升、效益化有新进步。截至今年8月,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12217.46亿元,同比增长8.68%;营业总收入为452.95亿元,同比增长8.51%。
强化国资布局 明确方向
聚焦实体化,奠定发展基础。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保障领域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集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综合保障能力、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引领力显著增强。组建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基金+产业”战略,投资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余个,支持悦安新材、孚能科技等多家企业成功上市。扎实推进矿业、综合能源等实体板块建设。支持市发投集团整合全市锂、萤石矿资源,两家控股矿山企业实现投产;支持国投集团与大唐集团、陕投集团等央企国企深入合作,信丰电厂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4个风电项目入选省新能源规划库。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产业。统筹全市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建设赣州大数据产业园,成立赣州市数字产业集团,打造赣州“数字大脑”;积极参与绿色转型,推动数字化与实体化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数字交通、数字旅游等应用新场景。勇挑大梁强支撑,服务交通强省有作为。赣州交控集团信雄高速建设跑出加速度,提前2个月建成通车;创新大桥提前4个月建成通车,圆满完成蟠龙大桥筹资任务,助力“五区一体化”协调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圆满收官,荣获全省表现突出集体;圆满完成世客会等重大活动票务保障,旅客吞吐量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稳居省内支线机场首位。
强化产业整合 突出重点
打造产投平台。主动根据融资形势和资本市场变化,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拓展新增融资空间和产业发展能力,积极引入专业化证券头部公司——国信证券,按照“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类”的原则,印发《赣州市属国有企业内部产投平台组建方案》,通过股权划转、资产注入等方式对经营性资产(股权)进行专业化整合。四家出资监管企业产投平台资产(股权)划转、平台更名、工商登记已到位,市发投集团组建的赣州产业投资集团于9月9日正式揭牌。加大同类型资产重组合并力度,完成组建市水投公司。推进项目落地。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经营性项目实体化运行、市场化运营、效益化运作。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于都长征大剧院、“长征第一渡”等项目相继落成;赣州市中心城区第二批快速路实现主线高架桥通车,快速路总里程达127公里。
强化人才引进 夯实支撑
聚焦产业引才、市场化聚才,拓展人才“引、育、留、用”渠道,为国企“三化”转型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印发“国企人才新政18条”,上线“赣州才服通”人才服务平台,探索“组团式招才”。联合赣州市委组织部开展赣州市属国企2024年组团引才招聘(成都站)“双一流”高校硕士以上学历人才活动,签约清华大学、哈工大等名校研究生17名;定向“985”工程高校选聘录用2024届毕业生16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职业经理人2名。
强化机制完善 激发活力
推进“瘦身健体”。加强主责主业管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不断增强。实施出资监管企业层级规范压缩和“控股不控权”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出资监管企业“瘦身健体”内部优化整合。今年在精简68家子企业(精简率19%)的基础上,各企业结合实际进一步精简31家子企业(精简率9%)。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2023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动以来,市属六大集团通过竞争上岗方式新聘任的管理人员147人,占新聘任的管理人员总数的61.51%;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42人。如,赣州交控集团聘请国际顶尖咨询机构开展人力资源“1+N”体系改革,全面打通人才发展“四大通道”(管理、技术、职能、操作),干部职工各展其长、各显其能,干事创业热情极大激发。
强化国资监管 增强保障
发挥外部董事作用。强化董事规范管理和履职支撑,以董事会建设为重点提高监管效能。全面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专职外部董事首批入库11名,率先公开选聘4名专职外部董事,外部董事在国资监管中“前哨”“探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凝聚监督合力。率先实施市属国企派驻机构改革,六家市属国企纪委改设为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并公开选调17名工作人员,解决同级不敢监督、不便监督难题,强化监督人才支撑;推进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将内设监事会和监事职责统筹整合到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强化风险防范。加强对企业全口径债务的监测管理,“一企一策”“一债一策”精准化债。开展企业虚假贸易、担保出借等违规经营专项整治工作,倒逼企业刚性落实制度,切实防范企业经营性风险。
(朱 俊 谢达迎 吴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