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日友好医院江西医院项目,冷热水管、空调管、新风管、消防栓等十多种管道铺设井井有条;走进红谷滩基金产业园(写字楼)项目,超高写字楼的底层承重柱已经拆掉木模,外表光滑,成型品质高;驱车来到靖安县市民中心和文化艺术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项目上,这座建筑依山傍水,外表通过大小孔拼成的山水画已见雏形,群山与飞鸟引得现场参观者连连称赞……这些项目是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西建工)建造民生工程和地标建筑的缩影。
近年来,江西建工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项目管理建设过程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了一套可视化生产调度系统,在系统平台上对全部在建项目进行穿透式抽查和各类汇总管理,以技术创新驱动,为项目赋能,让工地更“智慧”。
为工程提质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对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升我省医疗卫生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医疗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中日友好医院江西医院是我省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和省级重点项目。项目开工以来,江西建工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项目主楼预计今年底前可封顶。
“相比其他类型的建筑,医院基础设备较多,管道铺设多,各科室需求多样。”江西建工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全过程管理,过去是平面施工图,工人拿着施工图在现场想象作业。“现在是前期通过BIM搭建一个3D效果的等比例医院,从外观到内部装修高度还原,可视化指导工人施工搭建作业,这个技术可以减少返工,同时建筑内部因科学测量,使布局更合理,交付后便于管护。”项目经理谌坤介绍道。
为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江西建工大力推动工程设备更新、数字赋能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项目品质、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在江西建工的智慧工地,抹平机器人和测量机器人忙碌奔走于各个项目点。江西建工的塔吊经过技术再赋能,除基本操作外,吊钩上有摄像头,做到吊钩可视化;塔身安装有倾斜预警,做到垂直化;塔吊在工作过程中,还有防碰撞预警。
让建筑节能
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业碳减排的有力举措,绿色建筑正在我国各地“拔地而起”。江西建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施工项目大面积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作为赣江边超高层写字楼,地下基础要打好。今年夏季,赣江水位远远高于地基的深度,就会有渗水的可能性,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预铺反粘防水新技术,防渗效果明显,提高建筑防渗能力,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江西建工红谷滩基金产业园(写字楼)项目经理谢鹏介绍,“看这个承重柱,我们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浇筑成型,采用新工艺‘全铝膜结构’施工,使用高性能灌浆液,避免烂根、孔隙大等建筑常见的通病,成型品质更高。”除此之外,该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施工,通过BIM深化设计,搭建长期水电管道,避免施工结束后拆卸临时管道,对结构产生破坏,降低隐患且绿色节约。
采用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既提高施工效率,又保证建筑品质,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靖安县,一座与山水共和谐的建筑正在施工中。项目四周采用玻璃幕墙和穿孔铝板,满足室内采光需求,还能阻隔过量的太阳辐射,减小空调负荷;屋顶大部分采用光伏太阳发电瓦和光伏板相结合,发电量可满足文化街区路灯照明;大部分墙面采用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等优势……宜春市靖安县市民中心和文化艺术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按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交付使用,建筑整体既造型独特又绿色环保。姚世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