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动全省“5+2就业之家”建设以来,崇义县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就业之家建设,着力为全县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民、暖心的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服务线上线下齐推进,构建线上零距离、线下15分钟就业服务网。
织密“服务网”
多举措助力稳岗就业
崇义县就业服务辐射16个乡镇、7个社区和124个行政村、“知行家”文明实践点就业角,打造基层就业服务一张网。目前,全县已建成“5+2就业之家”48个,其中县级1个、技工学校1个、工业园区1个、乡镇级16个、村(社区)级29个,打造“那年·崇义”文创街区就业招工铺。县人社干部担任各级就业之家“联动员”对接各就业之家服务专员,构建上下贯通、扁平高效、执行有力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该县适龄劳动力共11.8万人,已实现就业11.5万人,就业率97.5%,常年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围绕园区重点用工企业,建立常态化服务企业用工机制。崇义县全力开展就业之家服务专员与101家重点企业结对服务,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全力服务企业和群众,及时宣传惠企惠民就业政策,让就业政策惠及企业和群众。搭建“线上+线下+直播带岗”三维招聘平台。今年以来,崇义县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48场,累计服务333家企业,提供3820个岗位。搭建校企桥梁,强化劳务协作。组织县内重点企业赴省内外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招才引智,组建跨省劳务协作工作队,搭建云贵湘劳务输出共享对接机制,引进447名外省务工人员来崇就业。
打造“金钥匙”
强化技能培训提档升级
积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紧盯重点产业,打造特色培训品牌。依托各级“5+2就业之家”,围绕群众培训需求及崇义特色产业开展“产业+就业创业培训”,开展民宿管家、脐橙销售等就业创业培训1150人次,发放培训补贴75.87万元。大力开展“崇义水饺师”劳务品牌技能提升培训,规范建立“崇义水饺师”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打造全市首个以钨产业为核心的县级章源钨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发挥行业“领头雁”作用,为全县钨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支撑。打造培育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及赣州工匠,发挥技能人才示范带头作用。
当好“店小二”
落实落细稳企惠民政策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政策还要靠宣传和落实。依托“5+2就业之家”,崇义县加大各项就业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营造就业创业氛围。结合县情,该县精心设计印刷《崇义县就业创业惠企惠民政策》投放到县城各级就业之家,在入企服务行动、各类招聘会上同步发放;利用好线上线下载体,创新推出“老彭说岗”“霜霜带岗”特色宣传品牌;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进乡镇、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区、进小区“六进”活动,全面提升就业政策覆盖率和群众知晓率。今年以来,崇义县共开展56场政策宣传活动,录制12期直播探岗、11期直播带岗活动。打通政策供给“最先一公里”,落实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就业补贴政策“直补快办”,实现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资金、服务找企业、找群众,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今年以来,崇义县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93.67万元,发放企业社保补贴7.746万元,发放企业招工补贴、招工宣传补贴8.04万元,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活补贴10.4万元。
深耕“责任田”
注入创贷金融活水
“九分山半分田,半分道路、水面和庄园。”作为典型山区县,崇义县就业之家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重点扶持脐橙种植、竹产业和林下经济等产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创业服务“零距离”。依托“5+2就业之家”服务体系,大力推行创业担保贷款全程线上申请办理,减少群众跑腿次数,缩短办结时限,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创业支持和信贷支持服务。今年以来,崇义县累计为991名创业者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2亿元,带动就业人数3453人。创业孵化“全链条”。建成3家创业孵化基地,其中县级1家、市级2家,为众多初创型小微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场地等问题。截至目前,3家基地入驻75家企业,带动就业446人。
筑牢“压舱石”
护航重点群体就业
依托“5+2就业之家”服务体系,崇义县紧紧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援助,深入贯彻“131”就业帮扶,做实“一人一档”服务台账,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今年以来,安置12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94.79万元,为107名困难高职、中专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10.7万元,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活补贴16.4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480个,兜底安置1479名脱贫人口就业,发放就业帮扶补贴870.46万元。
下一步,崇义县将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持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建好用好就业之家,统筹推进技能培训、援企稳岗、创业扶持、重点群体稳就业等工作,全力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助推崇义县经济高质量发展。(黄六月 黄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