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 乐 兵

  近日,《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该报告显示,“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网络文明建设提质增效,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互联网治理体系已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要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当前,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求知求美、创新创造的重要平台,广大网民普遍期盼权威准确的网络信息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便捷高效的网络信息服务、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但是,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网络乱象屡禁不绝,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近年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清朗”“净网”“剑网”“护苗”等系列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网络综合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颁布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发布300余项国家标准,推动发布多项我国主导和参与的国际标准,取得积极成效。我们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我们要进一步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把坚持依法治网落到实处,让法治的触角更加灵敏,不断向网络空间发展的前沿延伸。

  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守护清朗网络空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伦理和行为规则,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文化风尚、道德追求、行为规范、法治环境,营造更加昂扬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厚植道德沃土,形成崇德风尚。

  有效治理网络空间,离不开技术思维和技术手段。网络空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并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不断演变,需要相关部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治理工作。要把“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贯穿网络综合治理全过程,提升对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驾驭能力,做好技术储备、安全评估和有效应对,赢得网络空间治理的主动与先机。

  人人当主人,个个担责任。网上网下合力画好同心圆,才能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要通过发挥正能量网络名人示范带动作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等,促进多元主体之间良好互动,形成向上合力,更好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建设、治理与维护网络生态空间、共同享有互联网发展与改革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资讯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新论
   第10版:智库
   第11版:评论
   第12版:学术
聚焦重点深化改革攻坚
让农民工更有获得感
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守牢岁末年初“安全关”
治理快递“不告而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