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成“燃得十分灿烂的火炬”

  本报全媒体记者 倪可心

  在江西省癌症康复俱乐部,2691名成员都有两个年龄。一个从出生开始计算,另一个从患癌后开始计算。

  “我是俱乐部里的大哥,已经‘38’岁了。”11月21日,刘安康对记者说。1986年,32岁的他被查出患有淋巴癌,病情不轻,医生看了都眉头紧锁。入院开刀、化疗后,又因癌细胞扩散再度入院……刘安康用力抗争,经历了“千锤百炼”,最终突破了医生宣判的生命期限,于1991年结束治疗出院。那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这生命的力量传递给其他癌症患者。

  身体稍好些,刘安康就加入了江西省癌症康复俱乐部,投身群体抗癌事业,如今已是俱乐部综合组组长。“白血病、淋巴癌……所有疑难杂症都在我们组。组员都说加入俱乐部后,身体状况和心境都好多了,也不会总感觉自己是个病人了。”刘安康笑着说,每次聚会,大家都请他再把抗癌故事讲一遍,大家都希望能和刘安康一样“安康”。

  遭受过苦难的人,对苦难的理解更深,也更懂得爱。11月20日一早,丁荣丽和老伴王金保乘坐公交车,来到省肿瘤医院门诊部一楼,为迷茫的病友提供挂号、陪诊等志愿服务。

  2007年,一辈子都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丁荣丽罹患胃底癌,极其凶险。为了治疗,生活停摆、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术后虚弱到基本无法自理……那段时间,是老伴的细心陪伴让她挺过来。“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不想当一支短短的蜡烛,而要成为一支燃得十分灿烂的火炬,照亮需要帮助的同行人。出院后,我和老伴一拍即合,一道加入俱乐部,为癌友做些事。”丁荣丽说罢,又投入志愿服务工作。

  聚在一起“话疗”,抱团与死神作战,在俱乐部,癌友们一起活成“燃得十分灿烂的火炬”,而且还活得有奔头、有色彩、有意义。

  “得了这种病,心理不能垮。为了让更多癌友克服恐惧心理,我建立了‘生命之声’合唱群。”11月21日,聊起合唱群,73岁的方远发笑个不停。群内200多名群友都是癌症患者,亲得像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练八段锦、唱歌、玩乐器,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去附近的城市旅游散心。心越走越近,因患病而产生的心理阴霾,也逐渐消散。

  癌症以5年为界。只要熬过5年,很可能就是重生。每年,俱乐部都会举办“五整生日”活动,为抗癌5年、10年、15年等有关“5的倍数”年份的患者庆生。这样的“群体抗癌”模式,帮助不少癌症患者缔造了生存10年甚至20年、30年以上的生命奇迹。

  如果说,这里的癌友高存活率有奥秘的话,那就是“爱”:对自己有爱,是由“被助”转为“自助”,鼓起战胜病魔的勇气;对社会有爱,是抱团取暖,积极参与防癌科普宣传和志愿活动,实现由“自助”到“助人”的转变。他们在感受爱与付出爱的往来中,用爱赋予生命更高的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修水县让学生吃上“放心饭”调查
~~~——“上海高端人才江西行”活动侧记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校园营养餐味美价廉是怎样实现的
搭建桥梁 引智向“新”
建设正酣
图片新闻
活成“燃得十分灿烂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