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春勇
提起张仃、周令钊、黄永玉,人们都知道他们均为中国画坛的代表性人物,为当代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今年8月9日,中国邮政发行《当代美术作品选(三)》特种邮票一套3枚,内容表现张仃、周令钊与陈若菊、黄永玉的代表作品。大师作品入方寸,让人们从邮票这一视角了解他们的艺术成就,欣赏他们的精彩之作。
《当代美术作品选(三)》邮票所选用的三幅作品,均被国家级美术馆收藏。根据作品各自特点,邮票采用了胶雕、胶印和影写这三种工艺印制,使作品得以最佳呈现。
张仃是著名革命文艺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的设计和开国大典的美术设计,主持了首都机场的大型壁画创作工作。
邮票第1枚《老雪凝千古》(图1),为张仃焦墨山水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88年。时年已71岁的张仃,采用纯焦墨而不借助水的渗透作用作画,以纯浓墨线条构成,唯有笔法,而无墨法,作品却具有滋润感、层次感效果。这枚邮票采用胶雕联合印刷工艺,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原画的神韵。
周令钊系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之际,他主笔绘制了开国大典天安门毛主席画像,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的美术设计者之一,是中国现当代壁画等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先行者及倡导者。
周令钊的夫人陈若菊,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毕业的第一代实用美术设计者、教育工作者,数十年从事图案设计和陶瓷艺术的教学、设计创作和研究。
邮票第2枚《白云黄鹤》(图2),取材于周令钊65岁时与陈若菊为湖北武汉黄鹤楼一楼创作的主壁画。作品将黄鹤楼的浪漫神话传说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的美学价值,也体现了两位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精湛创造。邮票选用的是彩墨中国画稿,采用高精度胶印工艺,将屋檐、窗户和人物表情等诸多图案细节展现得惟妙惟肖。
黄永玉是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和作家。他以木刻起家,后拓展至国画、油画、雕塑、陶瓷、工艺设计等艺术门类,也是《庚申年》生肖猴邮票的原画作者。
邮票第3枚《我的祖国·我的人民》(图3),79岁高龄的黄永玉以抒情的彩墨语言,塑造了一位白衣天使形象。该枚邮票采用影写工艺,通过高饱和度鲜艳的色彩体现邮票的设计旨意。
1989年秋,中国邮政开始发行当代美术名家作品题材系列邮票,迄今35年共发行3组。前两组邮票分别选用了吴作人、李可染、叶浅予、丰子恺、李苦禅和关山月的代表作品。此次发行的《当代美术作品选(三)》邮票,在设计上既有延续性,又有创新性。邮票的主体采用宽幅画面展现作品原貌,右侧装饰艺术家签字及名章,构图平衡饱满,设计简洁明快,呈现了原画的艺术特色和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