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德安讯 (全媒体记者周亚婧 通讯员金明、冷欣伟)“平时有点小病小痛,要骑车去十几里外的卫生院。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村里就有义诊活动,看病更方便了。”近日,德安县车桥镇白水村村民田水金感慨。几个月前,车桥镇白水村的网格长在走访中了解到村民普遍面临看病难问题,便将村民诉求反映给了乡镇党委。车桥镇立即将改善医疗条件作为优先解决的民生事项之一,积极协调医疗机构资源,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定期入村义诊。目前,车桥镇先后开展义诊活动16次,惠及村民400余人。
今年以来,德安县将“书记领航”行动作为强根基、增活力、破难题、促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破解基层治理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推进全县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调查研究为先导,科学谋划“定好题”。为明确领航项目,县委主要负责人带头,坚持“不调研不定题、先调研后定题”的原则,深入基层一线听民情、察民意、汇民智,专题推进领航项目7次,破解重点难点问题8个。定期召开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制定8个类别37项领航项目参考清单,创新“书记领航”行动的落实载体,建立起以“书记领航”和品牌创建“双轮驱动”式的解决问题模式,推动全县各级党组织书记结合实际确定基层治理项目14个,提质增效项目68个。
以精细服务为抓手,高效联动“布好局”。德安县坚持扁平化网格管理,着力构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三级联动网格治理体系,全县81个村、4个农村社区精细划分网格487个,每个网格配备4至5名网格员,并将老党员、志愿者等纳入网格队伍。同时,建立健全乡村党员干部包联网格、网格员包联农户“双包联”机制,全县13个乡镇580余名乡村党员干部包联487个农村网格,1757名农村网格员包联1.6万余名村民,形成了群治共治合力。
以队伍建设为核心,精选优育“把好关”。德安县坚持“抓头雁领航、抓群雁齐飞、抓雏雁培育”三步走思路,明确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选拔资格条件,参照村两委换届“十不选”要求,建立工作组初审、乡镇党委复审、组织部门把关三级审查和纪检、公安、综治、民政等15个部门县级联审制度。同时,把后备力量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村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试点推行村干部“跨村任职+跟班锻炼”机制,采取“乡镇党委统筹管理、接收村主体管理、派出村服务管理”管理模式,确保后备力量队伍总体素质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