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流动摊贩安“家”

——乐平“潮汐摊位”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有温度
  乐平城管部门设置的“潮汐摊位”。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摄

  王火财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

  12月24日16时,乐平市北门农贸市场外的一块空地上,小摊贩们挑着时令蔬菜,准时来到这里将蔬菜码放整齐,井然有序;时间一到,准时收摊。这就是该市从今年11月开始设置的“潮汐摊位”。

  在乐平城区,这样定时定点的临时菜场目前有3个,分别设置在北门农贸市场、东风厂农贸市场和水果市场的外围。

  “给流动摊贩安‘家’,既保证了居民‘菜篮子’的便利和摊贩经营的稳定,也减轻了一线执法人员的工作负担,又让烟火气更有文明范儿。”乐平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汪义武介绍。

  清晨6时,天还没亮,位于乐平市东风厂农贸市场外的临时摊贩开始忙碌起来。家住后港镇观山村的老汪,自从临时菜摊设置并开放后,每天将自家种的蔬菜水果挑到这里售卖。

  “以前占道经营,影响交通和市场秩序,经常被城管队员驱赶。”老汪说起过去“打游击”的卖菜经历很是感慨,“现在有了固定摊位,收入比原来多出不少。”

  乐平市城市管理局城区一中队中队长张鉴胜是位老城管队员,他说,以前因为摆摊挡路而引发的争吵,每天都会在乐平城区各大农贸市场外面发生。“游摊游贩的菜难卖、钱难赚,城管管理起来也头疼。”

  汪义武说,乐平素有“江南菜乡”美誉,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面临城区农贸市场外围部分菜农形成杂乱无序的“马路市场”,一边是民生所需,一边是市容市貌,便民与有序如何兼得?乐平城管经多方调研论证并广泛征集意见,从今年11月中旬开始,采取“定点+定时”潮汐管理新方式,让流动商贩经营像潮水一样能进能退,变面对面执法为肩并肩管理,探索城市管理共治共管共享新模式。

  不过,设置“潮汐摊位”看似操作简单,但需要执法人员和管理者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主动调整管理思维,在烟火气、人情味与秩序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对临时占道经营灵活有序的人性化管理。

  目前,该市城管部门在北门农贸市场外围合理设置临时摊位69个,在东风厂农贸市场合理设置临时摊位39个,在水果市场合理设置了32个,共140个“潮汐摊位”临时便民疏导点,解决60余名自产自销菜贩经营的问题。每天分两个时段,即6时至10时、16时至19时30分对摊贩实行开放经营。

  “潮汐摊位”的出现,也悄然改变了菜贩跟城管的关系。菜贩王金女告诉记者,在摆摊时间,城管人员还会主动搭把手,帮助他们搬蔬菜,大家相处起来非常和谐。

  汪义武说,这种变化让大家看到,给予摊贩合理合法的经营空间,匹配精准的管理与服务,不仅能让市民享受到家门口买菜的便利,更让流动摊贩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化解极易反弹的占道经营难题,实现温暖的双向奔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南昌推行物业服务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探访
~~~第769期
~~~
~~~——乐平“潮汐摊位”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有温度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党建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资讯
“小分级”撬动“大治理”
党报帮你办
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容正当其时
为流动摊贩安“家”
硒橙出海
龙南客家米酒酿出甜美生活
修水利夯基础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