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频光 李井红
核心提示
组建巡回调解“帮帮团”,组织开展“巡回调解进万家”行动,致力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让矛盾纠纷从“有解”向“优解”升华。铜鼓县在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改革中,探索出一条多调联动叠加的非诉讼纠纷高效调解新路径。
2024年9月以来,该县综治中心加强统筹协调,“巡回调解帮帮团”与乡镇、部门密切互动,先后联合化解矛盾纠纷36起。
巡回调解“帮帮团”
法治解纷聚力量
“组建一支队伍、建立一套机制、化解一批纠纷、开展一系列共建、应用一批案例。”铜鼓县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巡回调解“五个一”创建行动的落实,该县进一步巩固了矛盾纠纷调解“只进一扇门”的服务格局。
县委政法委联合各政法部门及各乡镇,组建了一支由政法系统退休干警、法学会首席法律专家、律师、“法律明白人”、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组成的巡回调解“帮帮团”。在《铜鼓县巡回调解团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了“帮帮团”“承接突出矛盾纠纷调解、指导基层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参与网格法庭‘和安庭’创建”等8项职能,并要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公安110警务中心派员参与。
目前,巡回调解“帮帮团”作为主要调解力量,编入了乡村网格法庭等基层法治服务平台,全县乡镇综治中心和基层派出所、村(社区)和网格均设立了巡回调解联络站(点),实现了全覆盖。
截至2024年11月,巡回调解“帮帮团”发展队员32名,先后“帮建”乡镇综治中心品牌调解工作室4个、城区社区网格调解工作室6个。
“巡回调解+N”
建强“一站式”解纷服务
针对当前矛盾纠纷跨界性、关联性、复杂性增强的实际,铜鼓县发挥好“巡回调解+N”工作合力,聚焦“警源、诉源、访源”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把巡回调解工作贯穿于“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全过程。
县综治中心设立的巡回调解窗口,依托“部门(乡镇)牵头、中心牵线、巡回助调”和“巡回调解+N”委派工作机制,促使“帮帮团”与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八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委托的案件、乡镇部门预警求助的案件以及信访纠纷案件等进行高效对接。
面对突出矛盾纠纷,则采取“组团式”调解方式,即“1名专职调解员+1名牵头单位领导+N个责任单位/行业调解组织/公证/律师/心理服务/法律援助等”,并形成了“五心服务”调解法、“听证式”调解法、“321”分级递进调解法、“背靠背”谈话等巡回调解“工作八法”。
据了解,巡回调解工作启动3个月以来,调解“帮帮团”受乡镇综治中心不定期邀请,先后开设“巡回法治集市”3场、开展“带案”巡访11次、走访群众200余人次;共组织召开案情会商会5次、出具法律建议书16份、矛盾纠纷分析报告30份,受理的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0%以上。
为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铜鼓县以巡回调解机制的实践,实现了多调联动叠加互补的良好格局,推动了积案难案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