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宸廷
开栏的话
2024年,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公安队伍中闪耀着无数动人的身影。他们当中,有用脚步丈量辖区、用心化解矛盾的社区民警;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的警营新星;有英勇善战、屡破大案的刑侦专家;有多年如一日、用辛勤和汗水保障路畅人安的交通警察……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警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用实际行动书写忠诚与担当,绘就了维护正义、守护平安的最美篇章。为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即日起,本报推出“致敬最美基层民警”栏目,敬请关注。
南昌街头,寻常的一天。正在执勤的交警徐永华,发现一名外卖骑手驾驶无牌摩托车闯红灯,他迅速拦停,骑手却因担心送餐超时,焦急万分,甚至想强行冲卡。
面对这一情况,徐永华没有丝毫的苛责。他作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接过外卖,化身“骑手”。他一路疾驰,争分夺秒地将餐食及时送到点餐人手里。送达后,还不忘幽默地叮嘱一句:“请给五星好评!”
随后,他返回对骑手耐心教育并处罚。2020年4月,这充满温情的一幕,被网友记录下来并传到网上,短短几天内,视频播放量就超3000万人次,点赞近百万。人民日报等多家央媒纷纷转载报道,网友们为南昌交警的温情执法点赞。
徐永华,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红谷滩大队一中队二级警长,他17年如一日坚守在交警岗位上。
徐永华所负责的辖区,交通状况复杂。320国道西站大街路口至南昌大道西路口的非机动车道,由于征迁等原因,机非混行,交通事故频发。周边居民苦不堪言,这条路成了大家眼中的事故“高发路”。
徐永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扛起解决问题的重任,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协调工作。他一家一家地跑,一趟一趟地协调,带着有关工作人员一遍一遍地实地察看。终于,经过20天紧张施工,2023年5月1日,非机动车道成功打通。这条曾经的事故“高发路”,成为群众口中的“放心路”。
同年,在该中队执勤辖区岭口路,沿线有8所中小学幼儿园、9个大型住宅小区,道路车流量大,每天近万名学生横过马路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徐永华经过摸排调研,创新推出南昌市首个“Z”字形斑马线,并在斑马线前设置阶梯式停止线,不仅降低了车速,还减少了视野盲区,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
徐永华回忆,2010年,他在西湖区工作时,依法查扣了一辆无牌两轮摩托车,当事人异常激动。
徐永华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当事人汤光荣的家中走访。当他走进那间阴暗潮湿的小屋,看到屋内除了两张床,几乎没有像样的电器时,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他决定帮助汤光荣重新振作起来。
徐永华四处奔走,联系驾校帮汤光荣交费考驾照,又联系多家单位为汤光荣安排招工面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汤光荣最终被一家饮料公司录用当了驾驶员,并且一干就是14年。直到现在,徐永华和汤光荣还时常联系,聊聊生活中的点滴。
这次经历让徐永华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此后,他制定帮扶计划,建立用人单位用工台账,还在网络发起帮扶活动,成功帮助15名困难当事人找到工作。
17年的坚守,徐永华用爱与责任,在南昌街头书写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他是路畅人安的交通卫士,用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的深情厚谊,为群众铺就一条平安、暖心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