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劳动关系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自觉主动将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突出加强权益保障制度建设、提升劳动争议调处效能、深化治理拖欠工资问题,有力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全省就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撑起权益“保障伞”
护航和谐劳动关系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应有之义,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一年来,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着力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促进职工工资增长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
“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问题,太感谢了。”在拿到赔偿金后,黄某为南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员高效的工作效率连连点赞。2024年7月,黄某向南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反映,自己入职江西某家具有限公司走上网络销售主播岗位,由于没有签订相关协议,工资不稳定,一直与公司协商无果。在了解到黄某相关情况后,该仲裁院“老罗帮帮忙”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仔细梳理双方争议焦点,经过细致耐心的沟通调解,当日达成了调解协议,公司赔付当事人8000元赔偿金。
新就业形态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在稳增长、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短板和弱项,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探索,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机制——
健全完善权益保障政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平台企业及其用工合作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书面协议,合理确定劳动报酬,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依法依规制定和修订订单分配、报酬支付等平台劳动规则,积极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
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伤害权益,我省在赣州开展了补充工伤保险试点,2024年新增了南昌、吉安、抚州3个设区市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并将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全省补充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2.88万家,缴费人数340万人。
推进劳动合同专项行动。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进步明显、三年巩固提高”的目标,指导快递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强化合规意识,严守法律红线,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依法依规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调处化解新业态领域劳动纠纷。会同省法院、省司法厅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整合调解优势资源,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难、多头跑”问题,目前已建立一站式调解平台125家。
同时,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工作的通知》,严把行政许可入口关、劳务派遣经营关、经营报告年检关、规范经营检查关,着力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引导用工单位依法依规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依法依规开展劳务派遣经营活动,促进劳务派遣规范有序发展。设立劳务派遣经营“禁区”,严禁“假外包、真派遣”。开展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大对审计发现的52家劳务派遣企业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江西影鹿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6家劳务派遣单位经营许可证过期未延续的企业依法办理注销手续,对44家单位超比例使用劳务派遣员工违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对部分企业“假外包、真派遣”问题进行严厉查处。
加强企业用工指导服务。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和谐劳动关系进万企”专项活动,通过组织线上线下集中宣讲、专家授课、以案释法等方式,分批次深入企业、工业园区、平台开展现场宣讲培训,着力提升企业合规用工意识。此外,开展用工体检帮助企业防范用工风险、发布指南培育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引导全省各类企业持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截至目前,我省12家企业荣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2个工业园区荣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荣获省政府表彰的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60家、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24个。
促进劳动者工资增长。一方面,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从2024年4月1日起上调我省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850元增加到2000元。另一方面,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信息,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发布2024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引导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合理确定职工工资增长水平;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推动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企业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提升技能人才薪酬水平。
快调速裁提升质效
唱好多元解纷“协奏曲”
调解是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的重要方式。一年来,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调解优先,提升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水平。全年共依法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85万起,涉及劳动者5.74万人,涉案金额约13.4亿元,仲裁结案率99.5%,调解成功率90.3%,连续三年调解成功率稳居全国第一,仲裁结案率稳居全国前三。
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制度机制建设日益完善。会同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等九部门认真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方案,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和有关部门参与、司法保障、科技支撑的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各地普遍将争议多元处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建设日益巩固完善。
调解仲裁组织机构基础不断夯实。以打造金牌调解组织和创建星级仲裁院活动为抓手,在全省培育选树一批工作基础好、制度机制全、办案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金牌调解组织和星级仲裁院,提升基层调解仲裁机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调解组织3243家,其中荣获全国金牌调解组织10家、省级金牌调解组织110家;建成99家星级仲裁院,调解仲裁机构软硬件基础设施不断规范健全,办案质效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信访工作法治化取得阶段性成效。作为省直单位信访工作法治化重点培育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积极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认真落实好“五个法治化”“四个到位”要求,规范群众接访和网上信访事项办理程序,加强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化解,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深化治理欠薪工作
扛牢责任护民安
按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一年来,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欠薪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具体实践,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抓实欠薪治理工作。
明确欠薪治理职责,增强工作合力。将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优化升级为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2家扩充至40家,增强治理欠薪工作合力。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江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任务分工》,建立“管属地必须管欠薪、管行业必须管欠薪、管生产经营必须管欠薪”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各地纷纷表示,任务分工出台以来,治理欠薪工作开展更加顺畅了;修订印发《江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差、欠薪问题突出、舆情反映多的地方负责人开展约谈,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由治理欠薪成员单位副厅级领导任组长带队开展实地核查,成员单位对其所属行业开展治理欠薪工作情况评查,充分调动成员单位治理欠薪工作积极性。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升执法震慑力。对行政执法行为实施清单化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定期社会公布制度,将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管理人员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对一般欠薪案件重行政调解轻行政处罚,对重大、恶劣欠薪案件进行社会公布,纳入失信名单进行联合惩戒。2024年以来,通过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两批次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典型案例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信息,其中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典型案例15个、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信息25条,达到了“公布一个、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
多措并举化解矛盾,兜底支付保障。组织人员对欠薪问题多发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联合督查、蹲点督导,对欠薪问题高发的央企、省企开展约谈,对各地集中联合接访等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明查暗访。对政府国企工程项目欠薪问题、拖欠工资信访突出问题、重点网络舆情问题实施周调度,对涉及金额100万元以上的重大欠薪案件,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制度,及时跟踪调度进展情况;对基本生活困难、一时难以拿到工资的农民工,及时动用应急周转金或其他补助性资金予以临时救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建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对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114个,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
林某,家住南昌县黄马乡,2023年3月入职南昌某建筑公司,公司给他发放的实际工资与入职时约定的不一致,林某多次与公司负责人沟通未果,便向南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交了劳动仲裁申请,仲裁院当天立案就将案件转入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办理,在仲裁员的协调下,2天后公司负责人当场向林某支付了工资差额1200元,双方握手言和。“从申请仲裁到工资到账,不到一个月就办完了,真是太快了。感谢速裁庭为农民工办实事。”林某对“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高效便捷的服务连连称赞。
和合能谐,创赢未来。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将始终把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用法治方式积极预防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突出问题,着力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为实现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添砖加瓦。
赣仁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