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结宝
近年来,随着乡村治理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普遍制定了村规民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少数地方在制定村规民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合时宜。有的没有与时俱进,与当前的要求结合得不够紧密。二是不合实际。有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大同小异,放之四海皆可用,没有自己的特点。三是不合口味。有的空洞无物、语言生硬,讲的是大道理,不接地气,不能深入人心。
坚持与时俱进是制定村规民约的一个基本要求。杜绝天价彩礼、坚持厚养薄葬、践行“光盘行动”、使用公筷公勺、做好垃圾分类、注意饮水卫生、不可乱搭乱建……这些都应该及时写进村规民约。有的地方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时,实行“道德超市”积分制,以道德积分兑换家庭荣誉的形式助力培育文明乡风,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值得学习和借鉴。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村规民约也不能千人一面。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让村规民约成为广大村民的共识,从而愿意接受村规民约的规范和约束。
村规民约制定容易,落实则需要一个过程。村规民约不能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关键还得让群众知晓,进而才能谈得上去遵守。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创新宣传载体,可以利用戏曲、快板、说唱、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把村规民约讲清楚、说明白,让其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成为一种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