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成才,匠心筑梦。近日,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连续斩获高职组“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和“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两大赛项一等奖,同时荣获其他赛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充分展示了“九职”学子勤学求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风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高度重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着力推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提升学生素质和技术能力。近5年,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获奖1023项,其中国际、国家级一类赛事特等奖、一等奖38项,省级特等奖10项、一等奖263项。一批优秀毕业生成为“中船重工首席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国防511工程高级技能人才”。2019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在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进程中蹄疾步稳、奋勇争先。
主动对接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主动对接产业链群、打造专业群组,推动专业建设升级。建立了对接区域产业链群的船舶工程、物联网应用等十大专业群。启动新一轮国、省、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新获全国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2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3个。
主动对接职业标准、打造优质资源,推动课程质量升级。学校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规范,融合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和“双创”教育等要素,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100门。健全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主动对接岗位实境、打造一流基地,推动实践育人升级。学校加大办学投入提升实践条件,建有国家示范专业实训基地5个、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中央地方共建实训室26个和省高职实训中心3个,通过营造真实职业环境、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引入企业生产项目,增强了基地“产学研训”一体化功能。建立实习远程指导和异地巡查制度,引入“工学云”实现“互联网+”校外实习精准化管理。
先谋快动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健全治理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学校制定了《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全方位、系统化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聘请了65名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校院所的专家和高管,组建学校理事会和10个专业群教指委,健全了常态化工作机制,聚才引智共谋学校发展、指导专业建设、参与人才培养。
搭建合作平台,广聚优质资源。学校牵头组建的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入选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领衔成立全国机械行业智能检测职教集团,携手华中数控和海克斯康组建了智能制造与智慧检测产业学院。与中船集团、中船重工等48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标准近500个、课程220余门、教材120余册,共建校外实践基地240个。入驻国家级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8000余平方米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并独立注册了法人资格,携手22家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个、技术创新中心15个和大师工作室10个。引企入校,共建中兴ICT创新基地、联想IT学院等平台,获企业捐赠1800余万元;成立“双创”学院,引入25家企业,孵化创客空间等42个项目;联合1+X证书企业,申办培训考评站点15个。
紧跟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学校服务海洋强国和工业强省战略,对接江西省“2+6+N”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适时开发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专业,持续推进数控、电气、船舶、汽车等专业向新工科创新发展,推动会计、经管、物流、商贸等专业向新商科转型升级。以产业背景深、综合实力强的优势专业为核心,形成对接产业链的十大专业群。
乘势而上 深化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积极策应江西工业强省等重大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入驻国家级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产教融合平台,与九江市政府共建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建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全新平台,获评“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双创新示范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瞄准市场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打造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学校与江西陆航、九江仁义等企业共建智能控制、机电产品等20个技术研发平台,协助企业产业升级和工艺革新60余项。现已建成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4个、大师工作室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聚焦技术发展高端需求,打造高水平科技协同创新实体平台。学校与同方江新、中兴通讯等企业联建智能电子产品与控制等4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数字化柔性制造自动化生产等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商务软件开发等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多措并举 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大师工作室5个。
坚持教育和监管相结合,进一步夯实教师师德基石。学校把教师师德建设作为第一标准,列入党委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新入职教师师德宣誓、全体教师师德承诺制度,选树宣传一批“师德标兵”,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建立教师师德诚信档案,细化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师德考核制度。
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进一步充实教师骨干力量。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近5年,引进博士、高级职称、技能拔尖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招聘中青年技术技能人才200余人。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选送16位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选派100余名教师赴海外访学研修,选拔培养120余名校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目前,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414人、高级职称327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以及省高校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省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129人。
坚持能力提升与特长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强化培养培训,聘请38名老教授“以老带新”指导培养41名青年教师。完善“国-省-校”三级培训体系,开展职教理论、课程开发、信息技术和双语能力等专项培训,推动教师参加教研教改、教学竞赛等,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近5年,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100余项。强化企业实践,校企共建60多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推动教师参与企业流程再造和技术研发,每年深入企业实践一个月以上。建成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2个,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典型案例1项、“江西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将紧紧抓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机遇,激励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曾青生 卢致俊 聂世平)
图片由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