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赛项承办权,这是江西省首次获国赛团体赛项赛事承办权。6月21日至22日,经过两个比赛日的激烈角逐,代表江西省参赛的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斩获团体一等奖。
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荣誉的背后更是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鼓励。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推动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融合,把技能大赛作为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师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努力书写高职教育“奋进之笔”。
以赛促学
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学校坚持“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能力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以赛促学,以学促做,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大赛为学生成长成才插上翅膀,有力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2020年,学校在各项比赛中捷报频传,硕果累累。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5项,连续四年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学校共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54项、二等奖65项、三等奖53项,比赛成绩稳居江西第一,排名全国前十。其中,在2020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中,学校环境与能源学院学子董林英勇夺一等奖,是江西省唯一一个该赛项一等奖。
载誉归来,当被问及感受时,董林英笑着说:“我热爱我的专业,我也热爱我所做的事,我不跟别人较劲,我就跟自己较劲。”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可谓一波三折。年初因为疫情,教育部宣布2020年停赛。就在师生懈怠之际,同年9月底,教育部宣布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于11月举行,且学校作为唯一一支队伍代表江西省参加“化学实验技术”赛项。面对全新的赛项,面对不足两个月的备赛时间,环境与能源学院杨爱玉老师率领团队紧急召开会议,研讨竞赛内容,遴选参赛选手,制定培训方案。经过层层选拔,董林英同学脱颖而出,扛下了本次比赛的大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董林英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夺得了本次改革试点赛“化学实验技术”项目的全国一等奖。
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是学校多年办学实力与办学成就的一个缩影。学校高度重视技能竞赛,健全国、省、校三级竞赛机制,建立技能竞赛体系和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发挥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同时将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每年一届的技能节活动,确保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比赛,促使大赛功效普惠所有学生。技能大赛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全省乃至全国闪亮。
以赛促改
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乘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东风,学校抢抓政策机遇,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双高”建设阔步前行、提质培优行动全面开启等等。实现一个个宏大的目标、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多个不同的“抓手”,技能大赛无疑是重要的“载体”和“抓手”之一 。
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引导,深入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将各级各类大赛的规程、评分标准及参赛赛题等资源转化为专业课程资源,建立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技能竞赛”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大赛与教学的有效衔接。2020年,学校《工匠素养读本》《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3本教材成功入选国家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艺术插花》等4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顺利通过江西省首批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
同时,学校大力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和特色优势专业(群)建设,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与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两个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5个专业与华东交通开展联合培养专升本。
为构筑人才培养新高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主动对照“1+X”证书办学体系,大力推进“课证贯通”,积极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良好、技能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2020年,江西省教育厅成立“江西省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将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办公室设在学校,协助省教育厅统筹推进全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底,学校已取得40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资格,获批试点人数3041人,涵盖全院35个专业;已完成考核人数为1690人,通过人数为1500人,平均通过率为88.76%。同时,219名老师获得培训讲师和考评员资格,其中“种子”教师7人;13项课题被省教育厅立项,其中重点课题3项。组建“1+X”证书联盟,协助省教育厅完成成立专家委员会、监委会和证书联盟、协助开展学分银行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学校成为21个试点证书联盟的牵头单位,牵头数量居全省第一。
学校还大力鼓励教师采用易智教、微助教、空间学堂等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各类信息化手段使用率高,与课堂深度融合,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以赛促教
有效夯实人才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是一面镜子,表面上看考察的是参赛学生的能力,但更深层次考验的是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及对行业企业的了解程度。在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中,教师可以与行业企业进行对接、拓宽自身专业视野、促进专业发展。
2020年,文珉亮老师带领设计分院学子熊裴琦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油漆与装饰赛项,获第八名的好成绩,成功进入国家集训队。油漆与装饰项目特别考验色彩辨识度、线条精准度。为提高专业技能,一方面文老师每天都要不断地练习,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墙纸和油漆环节是属于实战型环节,为提升实践能力,文老师经常到工地向裱糊师傅和油漆师傅学习技能。“技能大赛不但考验学生的专业水平,也非常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要耐得住寂寞,按照大赛的标准,不厌其烦地练习。”文老师表示。
学校通过制度建设、外引内培、校企联合培养、大赛资源转化等举措,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0年,学校引进39名高层次人才,组织172名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累计组织749人次教师参与下企业顶岗实践,组织992人次参加各类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先后选派2名教师赴清华大学访学。全校233人通过省教育厅“双师型”教师认定,“双师型”教师占比70.8%。公教部英语教学团队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单文增老师荣获2020“感动江西教育十大年度人物”、2020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陈建荣工作室、肖承钱工作室获2020年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称号,学校驻村第一书记赖玮获“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学校还获 2020 年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以及全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以赛促建
切实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职业技能大赛不但给职业院校教师和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能的舞台,也体现了专业技能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为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一方面,学校借力技能大赛平台,紧跟产业发展,对照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开展共同育人、共建机构、共享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0年12月9日,学校与共青城市政府正式签订共青产教融合基地项目建设协议,努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与企业员工培训高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高地。2020 年,学校新增校企合作企业15家,并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与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江西恒实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实现双主体育人。牵头组织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申报工作。完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基地建设,目前已投入使用。与江西意风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中兴通讯学院,已初见成效。积极申报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100强”项目。另一方面,学校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完善实训基地建设。2020年改建、扩建园艺实训中心等10个校内实训室,实训室总数达20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744亿元,为学生开展技能实训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学校牵头组建江西现代职教集团,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构建起“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形成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联动格局。2020年,江西现代职教集团入选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标志着学校进入了全国职教集团第一方阵。
2021年5月8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莅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教育专题调研,对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表示赞许,对学校让学生“进校即入厂、毕业即就业”的创新实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给予肯定。
“质量之魂,存在于匠心。”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主要领导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是伟大的历史性时刻。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要抓住这个大有作为的历史性机遇,继续秉承大赛宗旨,全力完成全省‘双高’任务验收工作,全面开启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高职战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砥砺奋进谱新篇!”
本文图片由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