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项目 强产业 优服务

共青城市重构经济发展新格局

  本报共青城讯 (记者刘小荣 通讯员王飞)新春伊始,共青城市以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奋斗姿态,抓项目、强产业、优服务。2月16日,随着2022年省市县三级项目协同联动开工令的下达,36个支撑共青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开工建设,总投资171.51亿元,其中“5020”项目4个。

  走进共青城高新区,处处可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紧张忙碌的景象。“前期以制造为主,总部的销售、财务等职能会慢慢向共青城倾斜;后期将在共青城投资200亿元,打造食疗产业园。”江西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付刚剑说。与江中食疗一样,海云智能制造产业园、港城科技、清越光电等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的“大块头”相继落户,快速发展,为共青城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2021年,共青城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5个、“5020”项目6个,总投资366.4亿元。

  共青城的快速崛起,还得益于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服装产业一直是共青城市一张名片,全市已聚集纺织服装企业500多家,但离纺织服装千亿元产业集群目标还存在差距。为让传统“老树”再发“新枝”,该市引进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通过“研究院+产业园”的方式,助推传统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鸭鸭”销售额突破70亿元,同比实现翻番。

  “研究院+产业园”模式成为产业集聚的“强磁场”。通过这种方式,共青城市先后建设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及泛半导体装备产业园,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家,吸引产业链关联企业4家;建设无人机组网遥感研究院,引进了翱翔星云等企业落户。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探索建立了“人才+资本+产业”发展新路子,打造了基金小镇这个动力源,培育了数字经济产业这把“金钥匙”,形成了“一镇多园”的“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经济发展格局,催生了跨境电商、人力资源等一批新业态加速聚集、裂变发展。

  “从签约到拿证,仅仅两小时!”被招引来共青城投资兴业的华力生物医疗科技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操建彪感叹“共青速度”之快,“有了这种五星级的服务,我们企业有信心3个月内达到规上企业产值标准。”操建彪提到的共青城市五星级服务,包括该市在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开工建设等方面实行的“全程帮办代办”“一次性告知”“容缺审批”等内容。共青城也因此在全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跻身前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北京冬残奥会开幕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赣州经开区加速打造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开区
~~~推选易炼红为团长 叶建春等为副团长
抓项目 强产业 优服务~~~
~~~易炼红叶建春同机抵达
~~~姚增科先期抵达
~~~
~~~——吉安市青原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透视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评与论
   第08版:省城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文化赣鄱·井冈山
   第12版:品鉴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4日晚举行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今日下午3时开幕
踔厉奋发新征程
江西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共青城市重构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赣全国人大代表抵京向大会报到
住赣全国政协委员抵京向大会报到
图片新闻
“沉睡”的资源活了起来
报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