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治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但在发展过程中,有的地方却滋生出了“数字形式主义”,不仅脱离群众、增加基层负担,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例如,某些网络问政平台对群众反映的个性化问题,回复统一而“官方”;将群众诉求转交相关部门后,无论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平台上都显示“已办结”。有的地方为了提高工作APP点击率和官方微博活跃度,给基层下指标、搞摊派,每周排名通报,基层不胜其扰,个别地方还出现一人多机刷点击率甚至购买“水军”当粉丝等现象。少数领导干部为实现所谓工作创新,未经充分论证就搞信息平台开发建设,“一片火热”之后往往“凉凉收场”,令大笔资金打了水漂。
“数字形式主义”表现形式多样,但本质是忽视实际、脱离群众,究其根源是少数干部政绩观错位、作风不严不实。数字化、智能化只是手段,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服务才是目的。数字化治理搞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才是衡量标准。要谨防“数字形式主义”,必须脱虚向实,从重数据转向重实绩,求真务实、不玩虚活。对大搞数字化面子工程的领导干部,应当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
(田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