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笔写来亦不凡

——新近发现的一通清代女文人信札赏析
“定清何氏”一通两页信札

  □ 陈米欧 文/图

  笔者近日见到一通两页信札(如图),只觉得书法写得漂亮。边赏读也边暗叹:清代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慢慢地细品之后又发现,此信札有大异寻常之处:这竟是一晚清女文人写给一后来官至布政使晚辈的一封信。信札收藏领域中,信尾留“顿首”谦辞的比比皆是,然这一件却没有“顿首”,而是另一谦辞“裣衽”,实为罕见。

  这封信没有留下书写者身份,只是通过信尾落款文字断定其为一名女性。“愚归安定清何氏裣衽”, “归安”为当今浙江湖州;“定清何氏”是书写者的名姓;“裣衽”,即拉起衣服下摆的角,为古时女子行礼。

  收藏古字画的藏家都知道,清代以前的古人信札能留下来的,作者往往都是有身份的官员,即进士、举人出身;而女子不可能有功名,所以地位往往不高、名头小,能写信的也少,能留传下来的则更是罕见,因而显得珍贵。

  此信札为红色纸,从纸张的老旧程度等特征,以及信中上款人官衔等信息推定,年代最晚也在清代末期。此信札书法写得极为娴熟、老辣,楷、行、草书相杂却显得极为和谐,笔笔精到,无一懈怠之笔,全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实为精彩之作。通过此信札可见,古代才华出众的女子,笔下功夫也丝毫不逊须眉。

  在这封信中,对上款人称谓是这样的:“花农贤甥观察足下”。经过比对写给这名上款人的其他多通信札推断,上款人是广东顺德人黄建笎。在古人尺牍中,“裣衽”这一谦辞一般是妻子写给丈夫时用的,但这里联系上款“花农贤甥”的称谓,写信人估计是黄建笎的舅母或姨妈。

  据史料记载,黄建笎出生于1844年,1902年58岁任江宁布政使,之后担任多地布政使,1905年“解职”。“布政使”俗称“藩台”“藩司”等,清制为从二品,为一省最高行政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不过,这封信书写之时,黄建笎尚未到布政使这一官位。按照信中所称“观察”看,加上信中提到“毅孙在津”,并“累及执事”等信息,可以推想,这封信是写给早些年在天津任职时的黄建笎。据《清代职官年表》记录,此前黄建笎是分省补用道,即候补道员,人们一般尊称候补道员为“观察”,级别在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属正四品。黄建笎主持天津轮船招商局、天津海关道,候补道员落上了实职。道员,民间也称之为“道尹”“道台”,雅称为“观察”“观察使”。所以,这封信尊称在天津任实职时的黄建笎为“观察大人”,是合情理的。

  此信札未留确切年份,通过上述信息可推算出,书写时间应在1886年前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
~~~
~~~——新近发现的一通清代女文人信札赏析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评与论
   第08版:省城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文化赣鄱·井冈山
   第12版:品鉴
艺海扬帆 巾帼风流
女书画家作品选登
篆刻园地
鲁迅倾力金石研究
信笔写来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