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期间 该如何呵护心理健康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因疫情原因,群众一直宅在家里,工作生活受影响,逐渐出现紧张、害怕、焦虑、排斥等情绪反应,该如何守护心理健康呢?

  接纳情绪,关注官方信息

  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紧张、焦虑的情绪都是正常的生理表现,要时刻告诉自己接纳情绪,不必自责。鼓励从官方渠道适度获取疫情信息,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传言,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盲目的乐观。如果对疫情过度关注,反复查看相关内容,反而会加重焦虑恐慌情绪。

  正确认识当地政府的管控措施

  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各地政府会实行一定的控制出行政策,或是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或是居家办公等。要认识到政府的管控政策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的双赢措施,不要抱怨,减少自己的抵触情绪,学着接纳,学着在这个时候还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树立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发地、自主地选择认同管控措施。

  自我调适,身体放松

  不论是看电影、听音乐还是进行适当运动均有助于平复情绪,同时还可以采取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帮助平复情绪。居家时间可以读书、练字、运动、画画、做家务等,用积极的行动从恐慌、焦虑中走出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要积极应对,相信病毒的阴霾终会散尽,放下焦虑,科学抗疫,护佑心理健康。

  给老人孩子更多关爱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特殊性,会对生命的脆弱与不确定性更为关注,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家人要多跟老人沟通联系,多传递正向情绪,帮助他们分散注意力,增强安全感,消除孤独感。对于儿童、青少年,家长不要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多给予关爱呵护,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孩子心理的健康状态。

  主动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大家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经过自我调适,很多人可以获得效果,从困扰中摆脱出来。如果经过调整后仍然不能自拔,甚至于变得更加严重,表现出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或慢性失眠症等,或者原有精神障碍加重或复发,可以尽快向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聆听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的声音
~~~——权威回应来了
~~~
~~~乌官员称俄军对多地发起猛攻
~~~——宜春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创新举措落实工作
世行行长警告~~~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井冈山
   第08版:民生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第11版: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第12版: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RCEP生效逾百日,对亚太区域合作影响几何?
如何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株?在防控方面应注意哪些?
疫情期间 该如何呵护心理健康
普京下令取消攻打亚速钢铁厂计划
打造一片创业就业沃土
粮食危机或持续至明年
俄成功试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