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在推开书店的门

扫码看视频

  最美的地方有书香

  □ 本报记者 张 衍

  南昌的读书人是有福气的,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可以随时推开书店的门,在新华书店择一静处读书,在高新区图书馆里听一场讲座,在莲花书屋参加一次读者分享会……因为书店,世界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城市也生长出不一样的温度,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

  如果说书店是城市之光,那么这束光也由每个来书店看书的人一同点亮。在数字化阅读兴起、网购图书走俏的当下,依然热衷到实体书店的是怎样一群人?他们是怎样看待书店的?

  家门口的城市书房

  “每个周末的871路公共汽车,把我、我的孩子和高新区图书馆联结起来。在图书馆里最常见的画面是:我让孩子自由选择三至四本书,然后我们在靠近落地窗的角落坐下,一起阅读。”家住南昌高新区的陈思热爱阅读。高新区图书馆那学院派复合阅读空间、挑空的穹顶、全景落地窗和满眼的书籍最吸引她。她说:“里面有摆放齐整的10余万册书籍,每读完一本,就像在一面墙上打落了一块砖,只要不懈努力地读下去,终有一天那面墙会变成一扇干净透明的窗。透过这扇窗,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前不久,高新区图书馆面向读者,倡议为老人建一座“家的图书馆”。陈思报名成为志愿者。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他们走进江西氨厂的老式小区,结识了热爱阅读的76岁老人韩水泉。韩水泉因脑梗后遗症而步履缓慢,却因热爱阅读而思维敏捷。他每周会花上三个小时往返家和图书馆,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我被一种阅读的热情所感染,更被老人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平和所触动,那是经由浩瀚书海,认识到世界之大之后,才有的淡定从容。”陈思说。

  从2022年开始,南昌将用2年时间建设100座城市书房,让城市书房真正深入百姓生活。“书房外是喧嚣的城市,书房里是安静的读者,而我们‘慢’下来,享受阅读时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南昌工作的湖北孝感女孩潘玉清说,书店是美好生活的标配,让她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越来越强烈。

  街头巷尾的人文书香

  一本好书可以启迪人生,一家好书店可以照亮一座城市。

  青苑书店今年迎来了30岁生日。这些年,民营书业筚路蓝缕,大浪淘沙日日新。青苑书店坚持“选特别的书,做特别的书店”,从一般图书经营向“书店+文化”挺进。

  “青苑书店30年前开张营业,我是最早的一批读者和顾客。在这里你可以得到大量的新的学术成果信息。”与青苑书店结缘30年的南昌大学教授陈东有对书店的感情颇深。“当一些书店因为‘市场化’而放弃了初心,青苑依旧为观照学者和读书人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可是要用真金白银当铺路石的营生,一年两年可以咬咬牙,30年,想想都打心眼里佩服。”他如是说。

  与陈东有有着相同感情的,还有省作协副主席曾清生。他告诉记者,青苑似乎是专为他们配书的,既有历史感又有新鲜度,是真正属于读书人的书店。他说:“书店工作人员的眼神是柔和的,充满书卷气的。问话也都是轻轻的,善意的,好像认识了许久。”

  实体书店正在探索转型,书店负责人万国英向记者介绍,青苑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努力打造“复合书店”。“我们把书店打造成一个综合性城市文化空间,在这里,大家可以看书、可以社交、参加活动。这种跨界联合模式,受到新老顾客的喜爱。”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只是青苑,一大批实体书店正积极尝试跨界经营,将图书经营和多种场景结合在一起,加快转型融合与跨界,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为实体书店带来新活力。

  书灯不灭的城市温度

  灯光渐稀,英雄城安静下来,但在寂静的夜晚,一盏盏书灯让人内心安宁。

  “下班后,我常带孩子到新华文化广场的新华书店阅读。”家住梵顿公馆的刘爱芳说,新华书店会营业到比较晚,在昏黄的书灯下,能够畅享美好的阅读时光。她说:“这家书店温暖了我的生活。”她的儿子刘沐青就读于南大附小(红谷滩分校)四年级,特别喜欢新华书店里的阅读氛围,还在这里交到很多同样喜欢读书的朋友。

  因疫情原因,新华书店暂停营业,但是线上直播不停歇。书店推出了“陪伴计划”,围绕亲子阅读、少儿成长及家庭教育等孩子与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邀请国内知名作家与大家进行线上分享与交流。

  夜渐深沉,江西省图书馆特别打造的24小时图书馆指示牌透着光亮。在这里,“刷夜”成为一个流行词,遇见爱不释手的书,你可以安心地读完它。这盏灯,为你彻夜点亮。

  书店里的中年心情

  □ 张国功

  傍晚跑步经过青苑书店附近的玉带河边时,突然想起有些时间没有去逛书店了。这要是换在以前,肯定会内心感觉些许不安的,什么时候自己竟然开始习惯了这样不逛书店的生活?干脆临时绕路过去,想着买本《读书》杂志回来。熟悉得像家一样的青苑书店,因为疫情显得有点清冷。熟悉的店员告知我:因物流受阻,3月的《读书》新刊,至今仍没有发来。作为读者在书店出入近三十年,印象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今天读书人生活的日常:依然没有离开阅读与书,却不知不觉中,慢慢地疏离了书店,更多时候,只是隐遁在阅读中独处。偶尔念想起书店,也只是随兴地去看看。与之相对的是,书店还在原地守候,痴情不改。作为一名读书人,越来越发现自己今天对书店有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感。

  自己所居住的一角,曾一度是这座城市书店密度最高的地方:家门口曾经开张好些年的新华书店分店自不必说,离家一箭之遥就是表面披头散发而内在神韵独具的文教路旧书街,师范大学门口的书店最盛时不下于五六家吧,半边街出版大院附近的图书批发市场后来搬到了不远处社科院的围墙外边,幽深的省府大院里面书店竟然也有两三家,还有江大门口的席殊书屋和江大南路上的书店……至于旧书集散地呢,我曾在彭家桥下的夜市旧书摊上购得不少网格本,在福州路街心花园购得母校一位老先生不少身后散出的旧藏……还有附近大街小巷深处那些随遇而安地散落的书店,经常让我想起淘书的美好往事。不夸张地说,这些书店,陪伴自己走过青春,或深或浅地融入了自己寻常的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在改变,书店不复热闹。当年读书人朋友中习惯相约在书店碰面的做法、在氤氲书香里消磨光阴的日常生活,如今仿佛都转移、简化到微信便捷而匆促的语音留言中了。自然也有着更多利好的新变化:我们看到这座城市里不仅出现几何、西西弗等网红书店,更开设了不少社区书房、美书馆,经常从微信朋友圈中见到读书人呼朋引类相约去打卡的人文消息。虽说不再是独立书店的纯粹与静谧,但是为城市提供一处处公共文化空间,提供了另一种焕发书香的生活。

  书店的圈子里一度流行引用郑愁予《野店》中的诗句:“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配上刘易斯·布兹比的《书店的灯光》,浑然天成,仿佛在回首一个行业的模糊印迹。其中自有读书人的深情,却也很难说没有一丝落寞与不甘。有段时间我也常常陷入这样的情绪。但不知是人到中年的释然,还是也有被数字阅读“招安”的结果,竟然慢慢地接受了与书店间“相见亦无事,不来却思君”的平淡。更何况,自己经营多年的书房,早已塞得满满当当。当年曾经的阅读饥饿,早已不复存在,反而面临着“断舍离”的人生难题,即使许久不去书店,好像也不觉得怅然若失。

  大约半月前偶然路过书店早已退出的文教路口,惊讶地发现那里竟然新开了一家“朵云书店”。好奇地踅进去,虽说是折扣店,但书的品格不俗。店主是位有些寡言的中年人。搭讪问起才知道,原来是从其他地方搬来的。问起顾客稀少如何生存,他自己说已经习惯:年轻人不太购书。中年以上的读书人群体呢,似乎已经完成了自己书房基本的配备。只是自己长时间开书店,就只能干这个了吧,总还是有些读者吧。不谈空洞的情怀,只是低调而恒常地坚持着。类似这样的话语,在青苑熟悉的女主人万国英口中,我听到好多遍了。形势固然艰难,但美好需要坚持,青苑书店去年底再开了一家2000多平方米的新店。万国英用一种逆行者的执拗,表达自己对书店的坚守与看好。

  这个学期初刚上课时,我与学生说,等到春天“世界读书日”前后,要带他们去逛逛,但估计要因为疫情爽约了。犹记得去年腊月,我陪着从外地寄居返回南昌的报告文学家胡平先生去青苑逛了一下。在店内,年过七旬的胡平像个孩子般不断地快步走快步看。购下一大堆书时,他说,其实根本看不完,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觉得对于这样的书店,应该来支持一下。与胡平交往多年,一直敬服于他的激情与年轻。相比之下,倒是中年的我,对书店似乎有着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负心感。

  写到这里,我不免还是有点忏悔,也暗自发愿:一定再多去书店看看,去推开她的门,告诉她我仍然非常在乎她。

  不止于书

  □ 龚艳平

  你最近读完一本纸质书是什么时候?在人均每年阅读纸质书还是个位数的情况下,估计有些人对读书的记忆都快模糊了。

  你多久没有去逛过书店了?这个问题,估计比上面那个,还难回答。

  毋庸讳言,在数字阅读和网络书店的夹击下,实体书店的路走得很艰难,特别这几年又受到疫情影响,道路更加泥泞。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谈起这些年走过的路,书店经营者话语里多少带着点悲情。

  书店不好过,说了很多年,转型势在必行。“书店+”模式,成为业内共识。这些年实体书店左奔右突,探索“书店+”模式,多元融合、跨界合作,用丰富性去对抗传统书店的单调性,吸引读者走进书店。这还是书店,但已不止于书。一家书店,已不再是单纯的阅读空间,而是一个包含阅读的公共文化空间。这些年,我们也经常在朋友圈逛“网红书店”,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而精彩,令人心动。可以说,如今,走进一家书店,我们的期待也不止于书。

  探索的过程,可能有些仓促与躁动,但背后可以看到各方的尝试和努力。大家在努力探索更多可能,延续书店的“火种”。我们没有对哪个行业像对实体书店这样,“讲不出再见”,极尽挽留之情。当我们偶然听到某书店关闭,仍心有戚戚。

  虽然书店已不如曾经热闹之势,但当我们站在街头一角,瞥见书店时,总是会为它们的存在而感到惊喜。每间书店,都有自己的灵魂和魅力。我们可以推门而入,享受一段安静的阅读时光,在“拆盲盒”过程中说不定还能收获“彩蛋”,与美好不期而遇。也许多年以后,当我们说起一本书的精彩,带给我们收获或感动的时候,会想起当时看这本书的那个下午,以及在某家书店与该书相遇的瞬间。

  抛开个人情感,书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往大里说,书店在书香城市、阅读推广、全民阅读、读书体验等方面,都不可或缺。书是文化,书店是商业,应该接受市场的考验,但书店又不仅仅是一个店铺,还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空间、文化灯塔。没有一间好书店,城市该有多无聊。从这方面说,那些“市场决定论”的论调,充满了无知和傲慢。

  书店,安静地矗立在城市中,就像一处处灵魂的栖息地,陪伴着我们,给予我们向上向善的力量。书店作为具有公益性的文化空间,它对年轻读者的培养,是很难被代替的。我们都说开卷有益,首先得让人开卷。通过书店,将生活的诗意、阅读的惊喜带给他们,比天天对着他们喊“看书好”“看书妙”“看书呱呱叫”“你得看书”之类的话,更有作用。所以,没事带着孩子多逛逛书店吧!

  书店未来的路怎么走?说实话,在聊到“书店的未来”这个话题,大家也提不出什么完全的对策。这种行业困境,恐怕真不是金点子一出、大道理一说就能解决掉的。大家提了很多想法,但有一点相对一致:以“不止于书”的理念,继续在“书店+”的路上探寻。

  书店转型之路已经开启,但也仅仅是个开始。探索仍在继续,更多的改变正在发生,总有一天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办法,找到与时代共生共荣的密码。这也是大家坚信的。

  书店是好地方,愿君多去、常去,偶买一本。这或许是,我们当下对书店最好的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井冈山
   第08版:民生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第11版: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第12版: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
谁在推开书店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