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极了,我们的家园

视听扫码

  诵一篇课文做“名片”

  □ 李滇敏

  庐山大概可以算得上语文课本里“出镜率”最高的山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评论家普遍认为,这首《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但是,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这14个字在我心目中就成了那帘著名瀑布的“标准照”,甚至在之后漫长的人生中,每见到瀑布,总会拿出这张“标准照”对照一番。

  庐山也是白居易的最爱。“匡庐奇秀,甲天下山”,而他尤其钟情于北峰香炉与遗爱寺之间的那一段,“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于是,他在此筑起草堂。白居易谪居江州近4 年,留下了与九江相关的诗作370多首。其中当然有“浔阳江头夜送客”“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孤寂惆怅,却也有不少“不惟忘归,可以终老”的自适和怡然。817年农历四月,白居易与朋友游庐山,在大林寺看到盛开的桃花,欣然题下“花径”二字,并写下了《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你能读出诗人心中明媚雀跃的欢喜。如今,人们行走在花径,依然会想起这首诗,感念“花开山寺,咏留诗人”。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与庐山第一次亲密接触。原本计划“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没想到“粉丝”们闻讯而至。明星般的待遇让坡仙既温暖又有些小小的自得,“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这次庐山行,坡仙一路走一路写。旅程的最后一天,在西林寺,他写下了千古名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中游走十余日,行至终点,忽然发现全然不识庐山的真面目了。要全面、真实地了解一件事物,一定要跳出其间,有一个更广阔的视角——这或许才是坡仙此次庐山之行最重要的收获吧?难怪他说“仆庐山诗尽于此矣”。

  庐山脚下的鄱阳湖也是盛产诗文的地方。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苏轼送儿子上任,途经湖口,实地踏勘,对石钟山之得名做了一番细致的考察,写下《石钟山记》。经过调查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东坡先生在文中自豪地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子之问影响久远。

  乾道六年(1170年)夏,陆游携家带眷沿着长江水路前往夔州赴任,行经大孤山小孤山,写下《过小孤山大孤山》。文中描写了小孤山的峭拔秀丽和大孤山的雄伟壮奇,还记录了长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长江水浊,南江水清,合处不乱的景象:“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大概是近几十年的事,其实早在宋代,上饶就是人们心目中最美乡村了,为它打出这个名号的是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明月、星子、清风、山雨,蝉鸣蛙鼓稻花飘香……黄沙岭的夜色里,一切都是美的。如果要从古人中选一位做上饶的形象代言,我想,必须是辛弃疾。有学者统计,稼轩词存世629首,其中有460首作于上饶;辛弃疾在南宋生活了45年,其中26年“家于上饶”。一腔热血,慷慨南归,赤心报国,终不为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心头有恨,唯有寄情山水。灵山、带湖、博山、黄沙岭、瓢泉……上饶的山水都烙印下稼轩的足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茅屋、溪流、青草,袅软吴音、白发翁媪,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溪头剥莲蓬……在稼轩心里,这是最“治愈”的村居图吧?这方山水应该骄傲,它的四时景象、田园风物、世情民俗给了壮志难酬的辛弃疾以温暖的慰藉和妥帖的安抚。

  …………

  四海之内皆风景。一位作家说,有了风景之美自有江山之美,始有诗文之美。我想,风景之美与诗文之美是相互成全的。江西的风景何其有幸,得如此美妙的诗文眷顾,它们愈发美得深远、美得持久,美出了人文的高度。

  此山中

  □ 帅美华

  反刍《题西林壁》是在一片金黄的花海里。

  油菜花的香,蜜蜂一样嗡嗡嗡飞舞着,我说不清内心是躁动,还是安静。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庐山离我如此之近,从村子前的砂石路直往东去,两个小时,便能望见它巍峨的身形。如油菜花上的一只蜜蜂,我陷在一朵花甜蜜的深渊里。

  虽没见过庐山,通过对文字的拉伸,我能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山,这山奇特、渊博,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盼望着它突然降临在我的眼前。学习苏轼《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没和庐山觌面,我的“此山中”是眼前这片绵延的,没有边际的花海。

  应该说,我的学生是幸运的。作为同一条路上的过来人,我一一破解他们通往这首诗核心的暗礁。提前布置游庐山,游西林寺、东林寺,搜集、交流描写庐山的诗句。在学习这首诗之前,他们像苏轼一样心中已经有了庐山的面目。扫除了字词的障碍,我又来了一个小迂回,让他们说说横着看、侧着看,远看、近看,从低处仰望、从高处俯视时庐山的不同形态,让他们从自身的体验中悟得: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进入每个孩子的心灵。

  然而,我知道,这远远没有结束,对一首好诗的领悟,如对一个人的认识,往往需要一辈子。唯有时间的胃囊,才能将它慢慢消化,经典就有着这样致密的硬核。

  一天要四次经过的上学路,从村子前的砂石路下到田埂上,然后在田垄间左拐右绕,转过一个池塘,又爬上一座小丘,走下山丘,又是错落的田垄。当春天的油菜花高过我的头顶,我穿行在时隐时现的阡陌中,有关“真面目”“此山中”的诗句自然流泻而出。我渴望一个更高的立脚点,让我能看见这片油菜花海的全貌。

  再次上庐山,我选择了更快捷的索道,7分钟的时间,我就上了山顶,拥有了速度,却失去了沿途的无数风景。站在庐山的高处,我依然迷茫,那么多的山峰,那么多的溪涧和峡谷,那么多的白云和流水,即使立在最高峰——汉阳峰的最顶端,我还是无法看清庐山的全貌。

  沿着南山公路徒步,经过贝云庵的门前,弯弯绕绕无数圈后又拐到它的背后,如果不是对参照物的反复比对,我难以相信,迈了几万个步子,绕了数十个圈子,淋漓的汗水浇灌的还是同一座山峰。庐山是一座通往天际的山,再次咀嚼“此山中”,我甘愿这样迷失在它宽博的山体里。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伍晓芳

  暮色四合,几点星光在天幕中闪烁;微风吹来,稻田里轻轻地掀起了波浪,空气中飘荡着稻花的香味。此时,蛙声四起,乡村的夜晚更加宁静。如果你处在这样的境域,一定会脱口而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经典句子。几十年来,这阕词一次又一次作为经典篇目被选入了语文教材。而这阕词描写的正是我们江西上饶美丽的田园夜景。

  有一次上公开课,我特意选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那堂课上的精彩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出自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我之所以选择这阕词,不仅因为词本身的优美,更多的是因为它与江西有关。这样的内容和情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公开课收到更好的效果。

  课堂的一开头,我向同学们介绍了辛弃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这位伟大的词人与江西有很深的渊源,在上饶生活了20多年。这样的介绍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的欲望。接着我重点讲解了这阕词的创作背景和辛弃疾退居江西的一些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顿时瞪大眼睛惊呼起来,“黄沙”离我们居然不到一个小时车程。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800多年前的大文豪,就在身边。辛弃疾一下子变得亲切、可感了,江西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如春雨般浸润学生的心灵。

  这阕词描写了恬静优美的黄沙岭夜景:明月清风,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情景交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一种淡然物外的境界。

  在讲到诗歌内容的时候,我播放了农村夜晚月明星稀、稻浪翻滚、蛙声四起的视频。孩子们看了都觉得特别熟悉、亲切,一个个兴奋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乡下老家的夜晚就是这样的!”他们发现,原来词中的美丽景物就在身边,就在我们可爱的家乡。有了这种熟悉感,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很快就领悟了这阕词中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体会到其中的魅力,更加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

  在拓展环节,我让学生欣赏了辛弃疾另外两篇写江西的作品——《清平乐·村居》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通过拓展阅读,孩子们再次感受到了稼轩词的文化魅力。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找了很多有关辛弃疾的作品,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朗诵会,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稼轩的热爱。

  辛弃疾这位南宋词人,因为课堂上的演绎而鲜活起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江西,因为课本这个载体,被更多的人熟知。那些与江西有关的经典作品也因此被一代一代地传诵下去。

  江上蓬莱

  □ 叶晓健

  《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陆游的日记体游记《入蜀记》,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赴夔州上任途中的日记。

  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与南岸彭浪矶相对,俗称小姑山。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鄱阳湖出口处,与小孤山遥遥相对。教学参考和其他文本解读大多认为,这篇日记体散文着重描述赞美了小孤山与大孤山的美丽风光:小孤山峭拔秀丽,大孤山雄伟壮奇。文中多处引用苏轼、杜甫的诗词,增添了行文的雅趣和文化底蕴。

  因为是选修篇目,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一带而过,并未细究《过小孤山大孤山》隐含的幽深意境。之前教学这篇散文时,我只是重点分析探讨小孤山大孤山各自的特点。后来讲述到散文结尾处“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时,下意识地认识到应该另有深意,然后作了重点解读分析。此处比较明显地表明了陆游借江水言说心志之意,即绝不和苟且偷生、谄媚投降之臣同流合污。于是我回到前文,再一一细读深思,越发察觉这篇看似平常随性的日记体游记散文的幽深之意。开篇描述烽火矶就有所暗指作者自己的个性抑或有志之士的独特品性,“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表面写石,实则言人述志。不依附权势,品格高贵而美好。在详尽描述小孤山的秀丽之景时,笔锋突然一转,“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这无疑是在表达对如此美好秀丽的祖国山河,因外来的侵犯而破碎凋残而心痛之意。

  行文所引杜甫、苏轼的诗文,也并不是一种对山河赞颂的锦上添花之意。比如引述杜甫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表面似乎在表达行程缓慢,得以饱览景致之妙。然而把杜甫诗作还原,作者对高尚的品格追求可见一斑:“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小孤山,又称小姑山,引述昔人(苏轼)之诗略做调侃“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其实却是隐含对那些愿做他人之妇的投降派的辛辣嘲讽;写到河岸土地的赤红,借东坡之句“舟人指点岸如赪”,表达自己对朝廷的赤诚之心。

  因为教学,我又学习了小孤山大孤山的有关历史故事。“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弋阳才子谢枋得的题诗写出了小孤山大孤山一带的山高、川险、江窄、流急。作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谢枋得希望即将覆灭的南宋王朝能够力挽狂澜。革命烈士夏明翰也曾登临此山,极目匡庐倩影,放眼吴楚烟波,不禁引吭高歌,借熊亨瀚诗言志:“大孤山下停桡,小孤山下观涛。热血也如潮涌,时时滚滚滔滔。”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乘游船路过小孤山大孤山,感叹原来江流狭窄,行船艰难,而今旧貌换新颜,江面辽阔,行船自由畅达。其实,山河依旧,变的是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寻赣记·特别策划
   第10版:寻赣记·特别策划
   第11版:寻赣记·特别策划
   第12版:寻赣记·特别策划
   第13版:寻赣记·特别策划
   第14版:寻赣记·特别策划
美极了,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