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 汤 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学的理论范畴、严密的逻辑架构、深邃的历史视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环境国情教育”。新时代大学生是未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开展好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引领性和基础性作用。江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文化优势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实现“作示范、勇争先”有着良好基础。通过融合地域资源,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生态思维涵养等维度,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课堂、课程,是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思政课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理应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以专篇讲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形式,建设好生态文明思政课程,将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贯穿高校育人全过程。同时,注重抓好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挖掘各学科各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设计,提升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高校理应围绕当地绿色生态资源,构建与江西绿色生态品牌相适应的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是建设主题开放课堂。围绕江西“五河一湖一江”独特地理地貌、山水林田湖草特色自然生态资源、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等,邀请名师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骨干,共同打造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特色开放课堂。二是建设优质特色课程群。结合江西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开发建设本土课程,形成江西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群。三是塑造主题学术品牌。立足长江经济带、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战略需求,发挥高校人才高地、学科汇聚等优势,开展生态文明学术交流、学术沙龙、教学沙龙等活动,提升学术品牌影响力。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创新课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融”,是做好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一是组建跨学科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团队。以生态环境相关学科为主体,融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跨学科跨行业组建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团队,共同营造生态文明融合创新的氛围,打造一支思政与学科相融、理论与应用相连的高水平生态文明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二是以学堂制突出重点培养。每年从一年级新生中,跨专业选拔学生进入生态文明试验班,按照基础优化、实践培养、能力提升等阶段重点培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将生态文明理念与学科专业培养过程交叉融合,帮助学生形成绿色创新思维和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行走课堂。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一是开展主题社会调查。结合地域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组建生态文明田野调查队。开展“走读”实践,组织长江、鄱阳湖等生态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调查实践活动;开展“研学”实践,围绕地域生态资源、环保意识等进行专题研学活动;开展“求证”实践,就社会关注的生态环境热点问题,组织取样、分析、实证活动。二是开展专题案例总结。总结长江及鄱阳湖岸线修复与保护、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及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村落保护与发展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挖掘江西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内涵。三是开展实践案例教学。逐步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江西教学资源库,让江西生态文明建设优秀案例走进大学生课堂。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云端课堂。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一是建设云共享课程。打破教学资源的时间、空间及师资等因素局限性,让大学生充分享受生态文明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二是建设特色智慧课堂。结合地域自然环境资源和江西主导产业链特征,从自然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两个角度,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实验室和区域产业生态模拟实验室,以立体化、可视化教学方式使生态文明教育思政课活起来。三是建设灵活多样的线上交流平台。开设线上微课堂、线上论坛等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生态文明专题交流的空间,以更丰富的知识来源、更完备的知识结构,促进新时代大学生茁壮成长。

  (作者系九江学院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纪念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00周年
   第06版:抚州观察
   第07版:美丽乡镇 魅力无限
   第09版:区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三农
   第12版:资讯
积极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机遇
方志敏: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者
青年干部需在基层淬炼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