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佳聪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广大青年干部学习实践、干事创业、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基层是青年干部学习成长最好的课堂。广大青年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在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中砥砺初心使命、擦亮担当底色、锻造过硬本领、厚植为民情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
融入党的历史经纬,砥砺初心使命。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赤胆忠诚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鲜明的红色印记,在中华大地上树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凝聚着革命先辈伟大的政治品格和人格魅力,指引着当代青年前进的方向。新时代青年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做到在艰难险阻面前勇挑重担,在挫折困境中百折不挠,更加自觉地沿着红色足迹赓续前行。
永葆求真务实作风,擦亮担当底色。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繁重,容不得任何马虎怠慢,必须脚踏实地、务实肯为,把每一项政策都精确落实到户,把每一项任务都精准完成到位。青年干部要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坚决克服和防止“差不多”的标准、“过得去”的作风,努力在实干中把握机遇、破解难题、实现愿景,在真干中不断推动事业进步,在创先争优中开创工作新局面,让自身成长的每一步更加稳健、更加扎实,不断增强面向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扎根广阔基层实践,锻造过硬本领。基层一线是青年干部的“练兵场”,是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广阔舞台。青年干部要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下乡知青有“三个最”:他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他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正是在基层一线中,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了意志的锤炼、精神的升华和人生的成长。青年干部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用脚丈量土地,用心谋划发展,了解地方样貌实情,不断积累知识经验,在艰难困苦、急难险重的环境中经受考验,敢啃硬骨头、敢挑重担子、敢于涉险滩,在实践中补齐自身短板,增强硬核本领,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心系群众一枝一叶,厚植为民情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和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无论是与群众同甘共苦、亲民爱民的焦裕禄,还是在雪域高原奉献奋斗、忘我工作的孔繁森,抑或是是四十余年青春无悔、帮助上千名女孩圆大学梦的张桂梅,他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也成为了群众心中永远高高飘扬的鲜红旗帜。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青年干部要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纾解民困,和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事当自家事,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做到知民情、聚民心、惠民生,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青春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到基层一线中淬炼成长,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去绽放青春光芒,广大青年干部就能在实践的磨砺中更好守初心、担使命,在新征程上书写下属于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
(作者系赣州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