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子强
吉安采茶戏在叙写红色故事、颂扬英雄人物方面有着优良传统,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吉安采茶戏就创作了《大放马》《送哥哥上前方》《志愿当红军》等优秀的红色戏剧,宣传革命,受到百姓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后,吉安采茶戏更加自觉地把传承红色基因、叙写英雄故事当作主要创作方向,出品了《父与子》《雪原枪声》《漫漫风雨路》《热血山哈》等优秀作品。今年在玉茗花戏剧节上演的《杜鹃花又开》是《杜鹃花开的地方》的姊妹篇,它们同是井冈山革命题材,杜鹃花成为两部剧中富有重要寓意的艺术符号。吉安采茶戏的艺术工作者试图把“杜鹃花”系列打造成红色戏剧的精品力作,不断地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一个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革命者,在革命胜利后如何对待自己的故友、亲人与普通群众?当一个母亲遇到失散多年的儿子,该如何弥补亏欠的母爱?《杜鹃花又开》以老一辈革命家曾志为原型,从她在革命成功后对待战友与亲人的态度中,体现革命者的英雄本色。
剧中方昭,是原井冈山根据地小井医院党支部书记,当年敌人的一次突袭,小井医院130名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全部遇难。唯一幸免于难的方昭一辈子终生生活在对战友的怀念与愧疚中。遭袭之后,部队要转移,方昭刚出生的孩子尚未满月,她把孩子托付给当地的老乡,然后义无反顾地跟随部队继续革命。革命成功后,方昭已成为地方的领导人,母子相认,这时儿子张红来提出要继续留在井冈山,为养母养老送终。方昭心有不舍,但她内心深处希望儿子能守在井冈山,为那片红土地、那里的乡亲做出贡献。在她八十高龄的时候,她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井冈山,见到了久别的乡亲与亲人。孙子孙女们面对身居高位的奶奶,鼓足勇气提出了一个不算太高的要求:把他(她)们的户口转为商品粮,方昭断然拒绝了这个不算太高的要求,这时她的孙子孙女提出了一个问题:
“您为何如此‘绝情’”?
面对孙子孙女们的疑问,方昭用心作了解答——这里,有许多牺牲战友的儿孙,有许多贫困农民的儿孙,有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的子女,他们辛勤地在这里劳作,没人替他们走门路离开土地吃商品粮。如果她的孙辈利用公权,这对牺牲的战友不公平,这对井冈山乡亲不公平,也是对人民的不公平。
方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杜鹃花又开》把一个革命家的高尚纯洁铺陈于舞台上。
红色题材的创作,容易落入情感苍白的窠臼,而《杜鹃花又开》站在人民的立场,用真情实感感染着观众。创排过程中,无论是编创者,还是演职员,满怀崇敬之情,全身心地投入,每次排练与演出,都有庄重神圣的仪式感,而这种崇敬化成了美学上的崇高,传递给观众。
吉安采茶戏孕育发展自民间,旧称“花鼓戏”“三角班”。吉安采茶戏把叙写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作为主要内容,以劳动人民的情感为主基调。《杜鹃花又开》传承和弘扬了吉安采茶戏的地方特色,作为吉安采茶戏音乐的主要腔调之一,《慢川调》在剧中被大量运用,如表现方昭与儿子离别、张红来与养母悲苦生活等场景中,《慢川调》深情悲苦的表现特色运用得恰到好处;当方昭得知失散多年的儿子的消息后,心中百感交集,唱起了杂腔小调《十月怀胎》。这些本土化的艺术创造,深深植根于群众文化,符合人们的审美,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
剧中还不断穿插吉安采茶戏的标志性动作程式——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舞,这些动作程式配以生活化的表演,填平了艺术与生活的鸿沟,观众可以从中看到地方戏曲艺术的生动活泼,可以看到劳动人民的朴实善良,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