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今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式提出十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两周年、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一周年。除了自身走向现代化,中国也希望与世界分享发展经验、对现代化的理解,以及政党在其中的责任。面对一系列世界的现代化之问,中国的回答可概括为“五观”。
一是新的发展观,如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等内容,呼应了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
二是新的安全观,例如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等内容,对应了2022年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
三是新的合作观,共同做大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蛋糕”,合作、开放、包容和落实真正的多边主义,而非拉帮结派、排他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四是新的生态观,强调碳中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非人类中心主义。
最后落脚点是新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开创了文明古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现代化道路的先河,鼓舞了其他文明古国的现代化信心,还原了世界现代化的多样性,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