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社会利益多元化,群众诉求多样化,社会矛盾复杂化,如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赣州经开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积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和合”调解品牌,从建平台、强队伍、立制度着手,不断创新做实社会治理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预防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建平台,关口前移防“早”调“小”
“有纠纷找‘和合’调解”是三江乡村民的共识。
今年3月,村民严某平上山挖土准备种果树,却遭到同组村民严某生夫妻阻拦,双方就山林权属界址问题争吵起来,很快就传到村“和合”调解室调解员耳里。调解员迅速靠前,深入调查了解,一周内将纠纷成功调解。
以往,群众一有纠纷就会选择找区里、找乡里,造成区乡两级综治信访部门“门庭若市”。
2020年,为将预防控制矛盾纠纷关口前移,赣州经开区在全区创建“和合”调解品牌。目前,该区6个乡(镇、街道、管理处)和81个村(社区)以及劳资、道路交通、消费等行业均设立“和合”调解室,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筑了群众“反映问题有门,解决纠纷有路”的新格局。
“常见的婚恋、邻里、家庭、房屋土地等纠纷,基本在村级‘和合’调解室这一平台提前化解了。”三江乡“和合”调解室专职人民调解员李纯珊说。赣州经开区“和合”调解也获得了诸多认可:区“和合”商事调解室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组织”,区劳资纠纷“和合”调解室被评为“全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三江乡“和合”调解室被评为“全市婚姻家庭纠纷示范调解室”。
强队伍,庖丁解牛了“心结”化“寒冰”
5月21日,周日。“和合”调解员邹淳铭正准备吃晚饭,接到村综治主任的电话:“郭某华与郭某平因为门前排水沟快打起来了,你快过来,你说话管用。”邹淳铭听出事情的轻重,立即准备出门。儿子劝他吃口饭再走,邹淳铭却说:“邻里有纠纷,吃饭都不香。”
邹淳铭是国企退休干部,退休后回到家乡干起费时费心费神的调解工作,发挥余热。像邹淳铭这样的调解员,“和合”调解队伍中还有很多。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奔波于调解现场,往返于楼宇社区,全力守护着群众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
“多年打不开的‘心结’,多年捂不热的‘寒冰’,都被‘和合’调解给打开了,融化了。”该区司法分局副局长黄明介绍,赣州经开区先后出台文件,规范了专职人民调解员选聘、管理培训、考核奖惩等工作,选优配强队伍。
有威望、有经验、有方法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法律明白人”被推选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在用心用情用力的调解工作中,有的获评全省“百优”“法律明白人”,有的获评“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先进个人”,还有的获评省级调解专家等,“和合”调解因此成为群众心中的“金牌”调解。
立制度,治理模式出“新”走“实”
2022年10月,凤岗镇某村年过六旬的老人赖某某在邻居刘某某的食品作坊做事时突发脑溢血,虽经及时救治仍不幸身亡。双方就赔偿问题争执不下,情绪都很激动,事态很可能升级。
“和合”调解员发现后,第一时间上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并联系“一村一辅警”提前介入。同时,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牵头联合区法院法官、镇村法律顾问、派出所民警、村级调解员通力合作,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做好当事人法律普及、政策宣传、思想疏导、风险防控等工作,最终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从“如临大敌”到“解除警报”总共用时6天,成了全区“和合”调解多方联动的经典案例。
赣州经开区“和合”调解实行联动调解机制,其中民(辅)警+调解员、法官+调解员、律师+调解员的经典组合,在调解中发挥了大作用。
为确保“和合”调解事事有登记、件件有落实、个个能销号,各地政府实行每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应用到各村综合绩效考核,进一步压实责任。同时,各村(社区)每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上报,乡镇每月梳理汇总、分析研判,做好社会风险防控,“和合”调解已然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
如今,赣州经开区的群众信访人次逐年下降,纠纷升级案件越来越少,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的能力水平明显提升。2022年,该区各地“和合”调解室共受理矛盾纠纷3270起,成功化解3180余起,成功调解率达97%,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袁晓琴 杨 洪)